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猪急性死亡的原因及防控方法 猪胀气急性死亡的原因及防治【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猪急性死亡的原因及防控方法 猪胀气急性死亡的原因及防治

引起猪发生急性死亡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善,如环境的控制不到位、饲喂不合理、外伤引起的感染、应激以及疾病因素等,在这些因素共同的作用下,猪的健康就会受到威胁,尤其是在季节转换的阶段,猪的体质较弱,无法完全的适应气候环境变化,从而易引发急性死亡。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猪急性死亡的原因及防控方法 猪胀气急性死亡的原因及防治。

1、猪急性死亡的原因

环境不适宜。主要是由于在养猪生产过程中环境的控制不到位,从而导致猪舍内的温度不适宜,过高或过低,猪舍过于潮湿或干燥,通风换气不到位而导致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过高,或者是不能很好的协调通风与保温之间的关系等造成的。当保温不当时,舍内温度过低,猪处于冷应激状态下,易患感冒、腹泻等病,还会导致猪群的抵抗力下降,易感染其他疾病,这种现象在保育舍和产房易见,主要是由于舍内未安装保温箱,或者是保温箱拆除的过早而致。任何季节都要做好舍内的通风换气工作,以保证舍内空气清新,如果在寒冷天气通风过度,会导致舍内温度骤降,而为了保暖不敢通风则会造成猪舍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闷热,对养猪生产极其不利,猪在这样的环境下极易出现急性倒地死亡的现象,尤其是在阴雨天以及天气变化较大的天气,表现的更为突出。另外,舍内卫生条件不佳,会导致空气质量变差,病菌大量的滋生与繁殖,这也是诱发猪急性死亡的原因。

饲喂不合理。如果猪食用的饲料发生霉变或者含有的灰尘较多,会使得霉菌毒素和灰尘在猪的体内大量蓄积,或者发生急性的胃肠炎等疾病而导致猪死亡。这一现象常发生在体重较大的猪身上。而导致猪食用霉变饲料的主要原因是饲料的贮存不当,或者猪在采食完饲料后,没有及时清理料槽内的剩料残渣,而使得剩料积累发生霉变,滋生细菌,猪采食后会导致疾病发生。

外伤感染。导致猪发生外伤感染的主要原因是圈舍、保温箱、饲料等含有铁丝、铁钉、木屑等锋利的物体,使得猪群在活动时或者采食饲料时被划伤,如果发现不及时或者不及时的处理伤口,加上舍内的饲养环境不良,病原微生物较多,就会导致外伤感染,造成猪群发生急性的倒地死亡。

疾病因素。当猪群患有一些疾病时也会导致阶段性的猪发生急性的死亡。如猪群发生蓝耳病、水肿病、链球菌病时就易导致急性死亡的发生。

其他因素。养殖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工作环节的操作不当都易引发猪急性死亡。如饲养密度过大,猪群发生应激反应,生理功能失调,抵抗力下降,水源不干净而猪群长期饮用不清洁的水,猪群在接种疫苗时时机不对,或者在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如发烧时没有及时处理也会造成猪发生急性的倒地死亡。

2、防控方法

在充分了解导致猪发生急性倒地死亡的原因后就要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科学管理,合理饲喂,控制好养殖环境等,以提高猪群的抵抗力,减少死亡的发生。

加强猪场环境的管理工作,包括猪场大环境以及猪舍小环境的控制工作。猪场要树立严格的消毒制度,并要认真执行,进出场的人员和车辆都要进行消毒。可以场内的四周和场区内的空地种植树木和植物,可起到改善猪场的小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降低局部温度的作用。要控制好猪舍内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要在产房内设置保温箱,保育舍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舍温。进行合理的通风,科学合理的通风换气工作可以起到调节舍内温湿度的作用,还可以排出舍内的污浊空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但是在通风时要协调好保温与通风间的关系,一般在寒冷天气通风时要选择在猪群喂料时以及天气较为晴朗的中午进行,在通风前可提前升高舍温。另外,还要加强日常的卫生清扫工作,及时清理舍内的粪污,给猪群提供一个温暖、清洁、空气清新的饲养环境。

做好饲料的保存工作,调整好饲料贮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可在饲料原料中添加防霉剂以防止饲料发生霉变,其他预混料则要按照说明来妥善贮存。对于已经发生霉变的饲料,要禁止饲喂猪群,以免造成更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投喂饲料时要少喂勤添,以免剩料,如果剩料也要在下次喂料前将剩料清理干净后再喂料。并且要定期对料槽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消毒。另外还要定期的清扫保温箱垫板下的饲料残渣和灰尘。

加强日常的管理工作,及时的清理舍内、饲料中以及地面的尖锐物质,以防止划伤猪,造成外伤感染,做好猪群的疾病预防工作,做好场区、圈舍、猪群的消毒工作,还可在饲料中投放多维等保健类添加剂进行预防,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的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以提高猪群的抗病能力。要注意在接种前后要做好猪群的抗应激工作,并做好接种后猪群的观察工作,发现异常要及时的处理。

猪胀气急性死亡的原因及防治

近年来镇雄县很多养殖户反应猪胀气的病例比较多,虽然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极高,不同阶段的猪都可发病。病猪突然胀肚,如果发现不及时,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就会突然死亡。病猪一般发病急、病程短、无任何前期症状而突然死亡,而且死亡率极高。这给猪场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采取怎样的治疗措施,才能减少该病造成的死亡呢?现将多年的临床实战经验和大家分享如下:

一、临床症状:

病猪往往无发病征兆, 腹围迅速膨大,有腹痛表现,呼吸急促,卧地不起,伴有体温升高症状。有些猪发病在晚上也正常吃料,早晨死亡身体僵硬,腹胀隆起,口鼻流白沫。

二、发病原因:

1、饲喂管理不当:饲料酸败发霉,猪采食后就会加快魏氏梭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出,造成胃肠胀气,压迫内脏导致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脑部供血不足缺氧窒息而死。有些饲喂量过多,造成消化功能减弱,使大量气体排不出去也会造成胀气。

2、便秘:由于母猪运动不足,饲喂青绿饲料较少,或猪群因一些热性疾病,造成采食量降低,都可造成便秘,从而导致胀气。一些猪通过通便就可缓解胀气,从而提高了治愈率。

3、疾病:如魏氏梭菌病没有任何征兆突然死亡,腹部臌胀明显,耳尖,蹄部,鼻唇部发绀,主要发生种猪和育肥猪呈零星散发,病程极短,死后猪皮肤苍白。

三、预防:

猪胀气有些是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有些是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猪胀气具有发病急、病程短、死亡快,一般抗生素治疗效果差,所以应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好生物安全措施。

1、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工作,检查饲料是否霉变,发现后及时清除干净;

2、母猪补充青绿饲料,麦麸、健胃中药等

3、做好日常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发现有发病猪,及时用大观-林可霉素和甲硝唑拌料进行群体预防。

四、治疗:

1、胀气很明显的治疗:甲硝唑和碳酸氢钠静脉滴注。

2、胀气轻微、起卧不安的病猪治疗,个体用:甲硝唑和碳酸氢钠静脉滴注,肌肉注射林可霉素(每公斤体重0.1毫升)饲料中添加益生素、多维、碳酸氢钠防止呼吸性酸中毒,病猪饲喂5成饱左右。群体用大观-林可霉素和黄连解毒散拌料连用7天。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