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藏猪【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藏猪

品种形成

藏猪是我国较为古老的原始品种,为我国唯一的高原、高寒放牧猪种,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及毗邻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等交通极不便利的亦农亦牧高寒地区,一般海拔在2800米~3500米以上山陵地带,日照时间长、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7℃~12℃,年降雨量仅600毫米~700毫米,无霜期110天~120天。藏猪就是在这种高寒、封闭的特定山陵地带生活,它是通过自然选择作用而形成的耐寒品种。

产地与分布

藏猪属典型高原型猪种。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的山南、昌都地区、拉萨市和四川省的阿坝、甘孜以及云南省的迪庆和甘肃的甘南自治州等。

体形外貌

藏猪体形小,头嘴尖,头狭额面直,无皱纹,耳小直立,身躯窄,背腰稍凸,后躯较前躯略高,四肢结实紧凑,适宜爬坡,善于奔跑,视觉发达,被毛多黑,少量棕毛,部分猪额部、肢端、尾尖白色,鬃毛长而密,并有大量绒毛,嗅觉灵敏而便于觅食,能逃避兽敌和抵御严寒。成年猪一般在25千克~33千克,母猪重于公猪,一般体高40厘米~50厘米,体长85厘米左右,母猪一般有5对~6对rǔ头。

品种特性及开发前景

猪在终年放牧条件下,肥育猪增重缓慢,12月龄体重20-25千克,24月龄35-40千克。在舍倒条件下,307日龄体雨可达53.0千克,日增重173克。在放牧条件下,体重48千克时,屠宰率66.6%,胴体瘦肉率52.6%,初产母猪产仔4-5头,经产母猪产仔6头。

藏猪生长发育迟缓,是我国目前体重最轻的品种之一。在不限量、自由采食的舍饲条件下,每千克混合料消化能11.78兆焦,消化蛋白107克。300日龄的藏公母猪体重分别可达27.89±3.14千克和32.92±2.92千克。

母猪初情多在4月龄~5月龄,发情周期20天~30天,发情持续时间较长为3天~4天,一般采用公母混养随机交配。初产母猪产子数平均为4.47±0.08头,第2胎和第3胎平均产子数分别为5.4±0.23头和5.58±0.23头,是我国微型猪品种中产子数最少的品种。藏猪初生重0.4千克~0.6千克,2月龄~3月龄自然断奶,体重约2.5千克~4千克。

品种评价

藏猪是世界卜罕见的高原型猪种,能适应恶劣的高寒气候、终年放牧和低劣的饲养管理条件。藏猪体小皮薄、瘦肉率高,但繁殖率低,生长缓慢。

鉴于藏猪具有上述特点,我们可通过杂交改良方法培育出我国耐严寒、耐粗放、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的新品种(品系)。因此,藏猪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基因资源,将在未来新品系育种工作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