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猪皮肤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猪皮肤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李久民

(黑龙江省拜泉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164700)

1 病因分析

感染性病因一般可分成以下几类,即病毒性病因、细菌性病因、寄生虫病因、真菌性病因。

非感染性病因一般可分成以下几类,即营养性病因、环境性病因、遗传性病因、肿瘤性病因。

2.诊断

视诊:观察猪皮肤表面,特别耳后部皮肤,是否存在大量虱子活体和灰色小颗粒。

伍氏灯检查:该检验方法是首选,取病猪被毛或者皮肤刮取物,在暗室内使用伍氏灯,并确保其放出的紫外线要通过含氧化镍的玻璃,如果被毛、皮屑被霉菌感染,照射后会呈绿色荧光,从而确诊是由于霉菌致病。

涂片法:当病猪症状不是非常明显时,可采集病变皮肤上形成的痂皮,检查是否存在虫体。另外,用手术刀在病变皮肤与健康皮肤的交界处刮取痂皮,当略有出血时停止,并将刮取的病料装于管内,在加入适量的10%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煮沸,当大部分痂皮、毛等固体物都溶解后,室温条件下静置20min左右,吸取管底的沉渣,滴于载玻片上,使用低倍显微镜进行检查。或者在病猪皮肤患部用刀片刮取深层皮屑,或者挤破病猪体表的脓胞痂,将内容物滴加在载玻片上,在滴加甘油l滴,轻压盖玻片确保甘油能够均匀摊开,并置于40倍显微镜下进行检查。如果能够看见疥螨虫卵或虫体和蠕形螨,并结合病猪临床表现,可确诊混合感染疥螨和蠕型螨。

直接镜检:取少许病变部被毛和皮肤,放在载玻片上,加20%氢氧化钾水溶液1滴,置于酒精灯上稍微进行加热,注意不能使其沸腾,确保角质完全溶解,然后轻压盖片,使标本呈透明状,先在较暗光线低倍镜下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存在可疑的菌丝孢子,要再放于高倍镜下进行鉴别。另外,还可选择培养霉菌进行检查,最常使用的是萨布罗氏培养基,霉菌接种后在大约25℃恒温条件下进行2~3星期培养,观察菌落形状和结构,并取培养物经染色后制成标本再进行镜检[养殖网:www.613935.com/]。

3 防治措施

病毒性皮肤病:防治要点是对于引起皮肤病的主要病原已经确诊,要先采取紧急接种,如猪瘟。另外,可使用广谱抗病毒药对全身感染进行控制,注意及时对症采取治疗,可在患处用高迪- HB或碘酊进行冲洗。同时,为缓解应激,并控制细菌性感染的并发、继发,还要使用广谱抗生素药。如果是皮炎一肾病综合症引起的皮肤病,可使用头孢噻呋或强力霉素等进行治疗,或者在45日龄开始将黄芪多糖和多种维生素添加在饲料中,连续7天,以预防该类型皮肤病的发生,且效果较好。

细菌性皮肤病:防治要点是加强抗菌消炎,通常可按每千克体重给病猪肌肉注射2万IU青霉素。对病猪患部,用刺激非常小的且按1:500比例稀释的消毒药高迪- HB进行冲洗。对于渗出性皮炎,猪体表要浸洗高锰酸钾溶液,并用新霉素软膏涂擦在创面上,每天1次。全身用药时,可肌肉注射由40万IU青霉素和5mg地塞米松组成的均匀混合药液。对于坏死性皮炎,要先清除干净创内的坏死组织,待红色创面露出后,冲洗3%双氧水,每天1次。全身用药时,可注射抗生素,若有外伤还要及时涂抹碘酊。

真菌性皮肤病:湿疹与皮肤霉菌病比较常见,由于通常不会导致病猪发生死亡,防治要点主要是多擦洗消毒液。对于急性型湿疹,可给病猪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10~20mL,同时服用0.5~2.Og复合维生素B和0. 5~2. Og维生素C。注意为猪创造良好的营养及卫生条件,尤其是在高温潮湿季节要确保猪舍及猪体保持干燥清洁。对于皮肤霉菌病,主要是采取外科处理。先将病变皮肤处的被毛剪去,并将痂皮洗净,再直接涂擦5%甘油或10%水杨酸酒精等药物。注意猪体表要及时进行清洗,确保环境卫生良好,消毒时可选择5%戊二醛、3%福尔马林及2%~5%苛性钠等消毒剂。

寄生虫性皮肤病:防治要点是定期进行驱虫。发病后主要是进行杀虫,可按每千克体重皮下注射0. 3mg伊维菌素,还可以在患处涂擦废机油,注意体表用药前必须清洗干净患处,并清除掉硬痂和异物等。如果是疥螨引起的皮肤病,可选择阿维菌素、伊维菌素进行治疗,并间隔5~7d最后再重复给药1次。另外,全群喷洒1:500比例稀释高迪-HB,连续3~5d,间隔5d再进行1次。

其他类型皮肤病:防治要点是将有遗传病因的种猪及时淘汰;改善饲养环境,防止被太晒阳直照;合理搭配日粮,防止营养单一;在病变皮肤出擦洗高迪-HB。对于过敏性皮炎,可给病猪内服水杨酸钠或溴化钠等镇静剂进行治疗,并清洗干净患处后涂抹相应的药剂,同时加强环境卫生。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