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虱病的病因及临床症状 猪虱病的防治措施【库百科农业网】
猪虱病的病因及临床症状 猪虱病的防治措施
猪虱病是由猪虱寄生在猪的体表皮毛所引起的。猪虱是各种畜禽虱类中个体最大的一种,雄虫长1.5毫米,雌虫长5毫米,体呈灰黄色。虫体扁平,多寄生于猪的耳根、颈侧、内股及下腹部。成虫成交配后,雌虫产卵,经过卵、幼虫、稚虫和成虫四个发育阶段。从卵孵出幼虫约需半个月,再经2周左右变为成虫。一只成虫每天吮血约0.1~0.2毫升,猪虱常为败血性传染病和猪痘的传播者。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猪虱病的病因及临床症状 猪虱病的防治措施。
1、病原及传播特点
猪血虱是唯一一种在猪体表寄生的虱子,且在各种家畜体表寄生的虱子中体型最大,雄虱体长能够达到4.5 mm左右,雌虱体长能够达到5 mm左右。由于虱体呈灰黄色,因此寄生在猪体表上时非常容易被发现。虱体分成三部分,即头部、胸部、腹部,体缘存在明显的黑色斑纹。头部呈细长状,前部为圆锥形,存在吸型口器,且其中生有一刺;没有眼睛,但在左右两侧具有突出的眼突,在其正前方向分别伸出一根呈左右水平的触角,触角又可分成五节。胸部相比于头部要宽,可分成三节,每个胸节的腹面都生有一对腿,每条腿都分成五节,在末端生有比较坚硬的爪,从而使其能够在被毛上固定。腹部整体呈卵圆形,可分成九节,其中雄虱最后一节呈圆形,而雌虱最后一节存在凹陷。另外,在虱体的胸部及腹部每个节的两侧都存在一个气孑L。雄虱生存周期较短,雌虱一生能够产出50~100个左右的卵,且在产卵的同时会分泌一种黏性物质而将其在猪毛上黏附,产卵结束后立即死亡。虱卵呈黄白色的长椭圆形。虱卵经过12~13天的发育会9脬出幼虱,之后每5~6天发生1次蜕皮,连续2次之后就发育为成虫。猪虱脱离猪体后,在外界环境通常只能够存活5~7天。
猪虱对寄生部位具有选择性,通常是在猪体的耳壳后方、头部下方到前腿之间、体躯下侧面以及后腿内侧寄生,这是由于以上部位皮肤存在较多的褶皱,而虱子也能够寄生在其他部位,但寄生数量相对较少。猪体上寄生的处于各个生长阶段的虱子都是导致该病发生的来源。该病往往呈快速传播,且感染强度大,只要猪群中有几只出现发病,通常在1个月以内就会导致全群被感染,且感染率能够达到100%。该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而导致感染,正是由于猪具有在一起休息的特性,导致猪虱能够快速在猪群中传播。
2、临床症状
猪患有该病后,在下颌、颈下部、腋部、体躯下侧面以及股内侧皮肤存在较多皱褶处寄生有大量的猪虱和虱卵,其次在耳廓后方也寄生较多。猪虱在病猪体表吸取血液的同时,会分泌毒素,且在体表被毛和皮屑上爬行时会对神经末梢产生刺激,导致其出现瘙痒,还能够使皮肤出现各种炎症,有时形成泡状小结节,严重影响休息和采食,容易疲倦,长时间之后就会导致体质消瘦,增重缓慢,尤其是仔猪会发育不良[养殖网:www.613935.com/]。
3、鉴别诊断
猪疥螨病。二者相同之处是病猪皮肤瘙痒,烦躁不安,体质消瘦等,区别是病原在猪体表不同部位寄生。猪疥螨病通常在病猪体表没有虱,刮取患处物质放在黑玻片或者黑纸上使用放大镜在光亮处进行观察,能够看到活的疥螨。
猪皮肤霉菌病。二者相同之处是病猪皮肤发痒,区别是患有猪皮肤霉菌病的猪体表没有虱,皮肤呈现中度潮红,不会发生脱毛,且出现小水疱,并覆盖有痂皮。在病猪患部刮取被毛,添加10%氢氧化钾溶液,镜检能够看到菌丝和孢子。
猪过敏性疾病。二者相似之处是病猪体表骚痒,且由于经常摩擦皮肤而导致损伤,被毛发生脱落。区别是过敏的猪进行体表检查后没有发现猪虱,且皮肤会形成疹块,严重时疹块会形成脓疱,发生破溃后就会形成结痂,且白天在阳光照射下症状会相对加重,而夜里症状相对减轻.且通常是由于采食过多的荞麦或者其他致敏饲料而引起。
4、防治措施
药物治疗。对于患病母猪,可对整个体表喷洒1%~2%敌百虫溶液,同时还要喷洒到猪舍的全部角落,间隔3天再进行1次。对于患病仔猪,可在体表涂擦0.50. -l%敌百虫溶液,经过3天再重复进行1次。在用药后第j天进行检查,即可发现病猪体表寄生的病原基本都发生死亡,猪停止擦墙踢头,精神状态较好,采食恢复正常,被毛停止脱落,皮肤发生炎症也在逐渐愈合,尤其是仔猪能够正常生长发育。需要注意的是,仔猪尤其是新生仔猪喷洒药物后最好放到保温箱内,或者选择在天气晴朗时用药,防止其着凉感冒。但是,由于敌百虫具有较大的毒性,安全性较差,再加上病猪可能会舔咬患病,如果没有加强护理或者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中毒,因此用药后要安排专人护理。也可取1000 g新鲜桃叶,添加2000 mL水进行煎煮,待温度降低后滤液,在病猪患处清洗,连续清洗2次,就能够将所有的猪虱被杀死,还能够破坏虱卯。
加强管理。猪经常进行检查,尤其是从外地引进的猪更要进行细致检查,如果发现寄生有猪虱要立即进行隔离并使用药物治疗。猪舍保持干糙,环境清洁,卫生良好,通风良好,定期消毒,并控制饲养密度合理。垫草经过晾晒后才能够使用,并定期进行更换。尤其要对临产母猪加强护理,如果发现寄生有猪虱,要在分娩前进行治疗,确保杀死虫体,从而防止后代仔猪被感染。
猪虱病
猪虱病又称猪血虱病,是猪肝虱寄生于猪体表面引起的一种体外寄生虫病。虽然不能引起致痛死亡,但对生猪的生长发育还是有相当大的影响,特别是仔猪影响严重。
猪虱发育周期短,传播迅速,雌雄虱交融后,雌虱吸饱血液后排卵每日产卵3-4个,用分泌的粘液粘附在皮毛上12-15日孵出幼虱,10-14日变为成虱,发育周期为23-32天。
由于猪舍卫生差,场地狭窄,密集拥挤,管理不良时最易感染此病。通过哺乳,母猪身上的虱子能使仔猪全部感染,同圈育肥猪发病可迅速波及全群,临床上病猪常擦痒体表出血,不安,食欲减退,营养不良,消瘦生长缓慢,特别是仔猪肝生长发育停滞,影响生产效益,因此,防治猪虱病也显重要[1] 。
治疗
要经常检查猪只,特别是从外地购入的猪更应仔细检查,发现猪虱,即行捕捉和药物治疗。
中药治疗
用0.%-1%的兽用精制敌百虫溶液喷射猪体患部,每天1次,连用2次即可杀灭。
烟叶30克,加水1公斤,煎汁涂擦患部,每天1次。
用花生油擦洗生虱了的地方,短时间内虱子便掉落下来。
生猪油、生姜各100克,混合捣碎成泥状,均匀地涂在生长虱了的部位,1-2天,虱子就会杀死。
食盐1克、温水2毫升、煤油10毫升,按此比例配成混合液涂擦猪体,虱子立即死亡。
百部250克、苍术200克、雄黄100克、菜油200克,先将百部加水2公斤煮沸后去渣,然后加入细末苍术、雄黄拌匀后加入菜油充分搅拌均匀后涂擦猪的患部,每天1-2次,连用2-3天可全部除尽猪虱。
西药治疗
处方一: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3毫升,颈部皮下注射;
处方二:用0.5%~1%敌百虫水溶液喷洒猪体表1~2次;
处方三:将双甲脒配成0.01%~0.05%溶液,喷洒或涂擦猪只全身[2] 。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