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颈斑鸠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繁殖_库百科斑鸠养殖
珠颈斑鸠又叫花斑鸠、花脖斑鸠、珍珠鸠、斑颈鸠、珠颈鸽,主要分布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中国南方广大地区的一种常见的斑鸠。下面来介绍珠颈斑鸠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繁殖。
身体特征
珠颈斑鸠体形适中,全长32厘米。体重在125~180克。它们的羽毛美丽,深受人们的喜爱。珠颈斑鸠雌雄差别不大同,它们雌雄鸟相似,上体以葡萄褐色为主,下体以葡萄红色为主,头顶呈灰褐色,嘴呈但褐色,后颈有宽阔的黑色领圈,缀以白色的珠状细斑,各羽有珍珠状白色羽缘,外侧尾羽黑褐色,飞行时可见外侧尾羽末端白色。它们的脚是紫红色的。喜欢以稀疏细枝在树上、矮树丛和灌丛间编织平盘状巢,繁殖期在5~7月,每窝产卵2枚,约18天出雏。
判断识别它们的方法较为简单,它们较其他鸟类的不同处:尾巴略长,外侧尾羽前端的白色甚宽,飞羽较体羽色深。它们最明显的特征是颈侧满是白点的黑色斑块。只要根据这些,就能判断出是不是珠颈斑鸠了。
生活习性
1、食性
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特别是农作物种子,如稻谷、玉米、小麦、豌豆、黄豆、菜豆、油菜、芝麻、高粱、绿豆等。
2、习性
常见留鸟。喜在村落及农田附近活动。5-7月繁殖。用小树
枝在树杈上搭建极为简单的平台巢。每窝产卵2-3枚。幼鸟孵出后,亲鸟嗉囊能将食物消化成食糜并分泌一些特殊成分形成“鸽乳”,用于喂养幼鸟。珠颈斑鸠有多种叫声,常为反复的“咕咕-、咕咕-”,连续而低沉。在久雨初晴时和久晴欲雨时鸣叫特别频繁。喜欢生活在开阔地及稀疏的树林中,房前屋后有它们较多的踪影,常飞到地上、旱田或小溪边觅食,生性胆小,人若靠近,则常转身以背相向。除晨昏觅食外,平时都栖息在跨空电线、树林中。晚上一般成对或单只栖息在桂花树、樟树等常绿或有较多横向干枝的树枝上。繁殖、饲养管理与其它鸠鸽科鸟类相同。
珠颈斑鸠与同属其它斑鸠一样,一般不会群居,而是单独或成对出现。它们是温驯的鸟类,但是突然的噪声会使它们惊起。它们的飞行姿势与凤头鸠类似,着陆时尾巴会上倾。
3、觅食
珠颈斑鸠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特别是农作物种子,如稻谷、玉米、小麦、碗豆、黄豆、菜豆、油菜、芝麻、高梁、绿豆等。有时也吃蝇蛆、蜗牛、昆虫等动物性食物。通常在天亮后离开栖息树到地上觅食。离开栖息地前常鸣叫一阵。觅食活动多以早晨7-9时和下午3-5时较为活跃。
生长繁殖
1、求偶
求偶的雄性在表演时身体会极度倾斜,并在绕圈飞行时舒展自己的双翅和尾巴以吸引雌性。珠颈斑鸠通常为一夫一妻制,一年繁殖二到三次,繁殖期为4-10月份按地区划分(本人在上海观察斑鸠从四月份已经进入繁殖)。
2、产蛋
珠颈斑鸠通常一次生两颗白色的蛋(也有个别案例生产三个玫四个),前后大约差一两天。孵化期为15-18天,小斑鸠就会破蛋而出。孵蛋、养育小斑鸠则是由雄鸟和雌鸟轮流照料,喂食它们鸽乳。再过约两星期,小斑鸠就必须离巢。
3、筑巢
通常由雄鸟寻找合适的地方,再带雌鸟去选,选一个双方都认为可以的地方,筑巢是一起筑的;但也可能“鹊巢鸠占”,占用之前其他珠颈斑鸠或其他鸟类的巢。营巢于小树枝杈上或在矮树丛和灌木丛间营巢,也见在山边岩石缝隙中营巢的。巢呈平盘状,甚为简陋,主要由一些细枝堆叠而成,结构甚为松散。 [1] [4]
4、孵卵
每窝产卵2枚。卵白色,椭圆形,光滑无斑,大小为26-29mm×20-22mm。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18天。珠颈斑鸠每年至少可以繁殖3次。
以上内容是本网多年来实践中整理而来,部分专业知识仅供参考,投资需谨慎!了解更多关于动物养殖技术、养殖方法,请关注库百科养殖网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