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琳:与梭子蟹打交道的养殖专家_库百科螃蟹养殖
当你在餐桌旁享用膏红味美、营养丰富的梭子蟹时,你也许不知道,作为人们常见的水产品之一的梭子蟹,曾因过度捕捞与海水污染,其在自然状况下的资源几近枯竭。你之所以还能尽情享用这种海鲜,这与一个科研团队十几年默默无闻地付出分不开。这个团队就是以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王春琳带领的“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养殖与加工技术研究”科研团队。2008年,王春琳教授主持完成的这项成果荣获了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梭子蟹的产业化是团队合作的成果
进入宁大以后,王春琳继续着自己的科研工作。对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的研究,王春琳团队在1994年就开始了。梭子蟹种类很多,有三疣梭子蟹、红星梭子蟹、矛形梭子蟹等等。红星梭子蟹俗称“三眼蟹”;而三疣梭子蟹俗称“枪蟹”,在人们眼里是最典型的梭子蟹。正因为这种梭子蟹在市场上特别受人青睐,所以对它的人工育苗、养殖技术的研究,其他人、其他科研院所也在进行。三疣梭子蟹的研究与获奖成果体现了由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和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舟山市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三疣梭子蟹人工育苗、养殖与加工技术研究”科研团队的力量。
王春琳说,这的确是一种团队合作,大家分工合作,从不同方面、不同环节进行深入研究。譬如课题组成员朱冬发教授在研究梭子蟹受精过程中发现成熟卵子主动拖精实现受精的现象,这对提高受精率、胚胎质量及亲蟹筛选有着重要的应用作用。
作为课题组的负责人,王春琳也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成果,其中之一是人为改变梭子蟹的性别比例。因为人们在菜场上买螃蟹,更喜欢选择团脐蟹,因而团脐蟹的经济价值更高。但在自然育出的蟹苗中雌雄比例是基本相当的,如何改变这一自然规律,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呢?这就是王春琳在苦苦思索的问题。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王春琳终于有了满意的答案:“在蟹卵处于膜内无节幼体期或蚤状幼体期,对种蟹采取冷休克(4-5℃)刺激15分钟,或热休克(39-40℃)刺激1分钟后,可使苗种群体雌性比例平均由50%可提高到65%。”
王春琳的另一个研究成果是提高梭子蟹的抗病能力。自然海区梭子蟹育出的后代,抗病力良莠不齐,当养殖场水质稍有变化,病原体数量增加,那些抵抗力弱的蟹就会成“死蟹一只”。王春琳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是反其道而行之,他把梭子蟹养在病原体含量更高的水体里,把那些寥寥无几顽强地生存下来的蟹作为种蟹进行育苗。
育出的下一代再放养在病原体含量很高的水体里,再从成活的蟹里挑选种蟹。这样经过多次循环,这些蟹苗的抗病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把这些蟹苗放养在病原体含量不是很高的水体里,成活率就高了许多。
王春琳说,水产育苗以及养殖的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眼睛一眨,几年就过去了。而在这几年工夫里,也就是在不断地重复进行试验和实验,要取得成果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吃苦精神。当然,这里面也有相对容易解决的问题。王春琳说,譬如解决梭子蟹打架的问题。原来,一只成蟹需要三四个月才能长成,这中间要蜕皮二十多次。蜕皮的时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软壳蟹。
与其它动物一样,当饵料不够或者群体聚集的密度较大时,梭子蟹也会打架甚至自相残杀,而软壳蟹很容易被别的蟹吃掉。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尽量让养在同一水塘的梭子蟹同步生长,这样蜕皮时都在蜕皮,它们就不容易打架了。另一个方法是放置隐蔽物,让软壳蟹有藏身之处,躲过杀身之祸。能在浅浅的水塘里,看到一些缩小了的海底世界的景象,这对王春琳来说也算是一种意想不到的乐趣。
以上内容是本网多年来实践中整理而来,部分专业知识仅供参考,投资需谨慎!想了解更多关于动物养殖技术、养殖方法的知识,请关注库百科养殖网。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