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蚯蚓生活习性和养殖技术_库百科蚯蚓养殖
是一种喜欢栖息于有淡水流入的沿海滩涂、潮间带中区到潮下带的沙泥中,幼虫食浮游生物,成虫以腐植质为食,是钓鱼很好的诱铒,而且因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具有很好的药用及食用价值。下面来介绍海蚯蚓生活习性和养殖技术。
海蚯蚓采集
介绍几种简便易行且不耗资的海蚯蚓(沙蚕)采集方法,对莱州湾域内都适用。
1、在扇贝残体中采集。莱州湾海域近海都养殖扇贝,每隔一定时间要筛选分笼,淘汰掉个体偏小或畸形者,在这些遗弃的扇贝残体中很容易找到海蚯蚓,且多是管蚯蚓。
2、花蛤残壳中。秋季是渔民采挖花蛤的大好季节。在采挖的花蛤中,由于泥沙混杂,往往有不少海蚯蚓混杂其中,这些海蚯蚓多是泥蚯蚓,海钓效果最好。这可以到船上花蛤堆中翻找。渔民为把采挖的花蛤变为商品蛤,要用铁筛进行筛选,去掉泥沙残骸,在这些泥沙花蛤残骸中搜寻,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3、在海蛎中采集。海水落潮后,往往有礁石露出水面,礁石上长满了海蛎。
这些海蛎中寄生着很多海蚯蚓,且多是那种泥蚯蚓。采集这些海蛎子,既有幸品尝其美味佳肴,又可收采大量优质海蚯蚓,可谓一举两得。
海蚯蚓生活习性
在潮间带极为习见,亦见于深海,在岩岸石块下、石缝中、海藻丛间,以及珊瑚礁或软底质中均为占优势的无脊椎动物。主要食其他蠕虫及海产小动物。有的有性节出现于体中后部,使虫体呈现两个不同的体区;有的如大眼沙蚕、中沙沙蚕等有性节仅发生在体中部,使虫体呈现前部无性节、中部有性节、后部无性节三个明显的体区。异沙蚕体的主要变化是:口前叶触手和触角缩短,眼变大并具晶体,疣足在无性节仅背、腹须膨大,而在有性节除背、腹须基部膨大外,并出现附加的叶片状突起,刚毛叶变为宽扁叶片状或扇形,刚毛亦逐步为游泳桨状刚毛所替代。雄性的背须具齿状乳突、肛节长出特化的感觉乳突。内部变化包括肌肉的分解和重组、消化道的自融、体腔充满生殖产物,结果使虫体变化(雄性乳白色、雌性蓝绿色),这都有利于沙蚕由底栖转入生殖浮游。由于环境(温度、月光等)的影响,性成熟的雌、雄沙蚕个体先后离开栖息地,起浮于海面排精放卵。多个雄性个体围绕雌性个体旋转运动,这种生殖现象称为婚舞。婚舞后,雌雄个体大多下沉于海底死去。
海蚯蚓在各个沿海地区均有分布,因此并未实现人工养殖,但对于沿海的渔民来说,可在特定的时期去采集海蚯蚓,提供给市场,也是增加收入的一种途径。
海蚯蚓养殖技术
1、粗放型池沼养殖采取人工(或半人工)繁育苗种,土池大面积放养,利用不宜饲养鱼虾的浅池洼地是重点。鉴于这些水域面积较大,又多为初始开发,除害较差,而海蚯蚓本身又是一种饵料生物(包括成幼体),所以清池进水工作务必要比放养鱼虾还要严密,以防遭受多种生物的侵害,影响成活和产量。只要密度适宜,管理得当,亩产可在50公斤以上。
2、增殖型滩涂放养是从增殖资源的角度开展工作的。据报道山东和辽宁在一定范围内的自然海区(潮间带)人工放养即将潜沙的海蚯蚓幼体,增殖海蚯蚓,起到了提高产量50-75倍的可喜成效,方法也很简单,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非常显著。
3、育苗时不铺沙,放苗养成则要铺粗沙30厘米左右。每日灌水,投饵2-3次,配上充气。如此只要供水及时,温度适宜,密度合理,饵料合适,只需半年即可养成商品,产量一般为每坪10公斤(约合3公斤每平方米)。
以上内容是本网多年来实践中整理而来,部分专业知识仅供参考,投资需谨慎!了解更多关于动物养殖技术、养殖方法,请关注库百科养殖网
上一篇:养殖肉兔应该注意什么_库百科兔子养殖 下一篇:韭菜养土鸡要点_库百科土鸡养殖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