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专题

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种草养鹅技术措施_库百科养鹅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0-05-04|点击次数:
种草养鹅技术措施_养鹅

发展种草养鹅业, 增加绿色植被, 有利于保护生态, 另外, 鹅抗病力很强, 有自然状态下生长发育, 不使用药物添加剂, 其产品无公害绿色食品, 对促进人类身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来介绍种草养鹅技术措施。

种草养鹅技术措施

如何种草养鹅

1、适宜的牧草品种。应根据养鹅生产时间、鹅对草的适应性以及草的产量而选择。养鹅生产主要集中在上半年,适宜种植多花黑麦草(简称黑麦草)。它为禾本科越年生牧草,秋季播种,生长到第二年夏季死亡。它喜湿润、不耐热,宜在凉爽、不太寒冷的地方生长。它再生能力强,耐牧,可多次收割利用。产量较高.亩产可达5000公斤以上,肥水充足时,可达8000公斤-9000公斤。黑麦草品质优良,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且适口性好,各种草食畜禽都爱吃。对于种鹅下半年需要的青料,可种植苏丹草。它是一年生牧草,春季播种,秋季死亡供草期6 月一10月,亩产4000公斤-5000公斤.虽然其产量、品质和适口性不太理想,但易于栽培,只要掌握最佳割时间,还是能填补鹅下半年缺青的空档,做到全年均衡供草。

2、最佳的菜鹅品种。为了寻求种草养鹅最佳经济效益,应选择饲养品种较纯的隆昌鹅。它原产于四川省隆昌县,与太湖鹅相比,具有3个特点:(1)生产快, 70日龄平均体系3. 25公斤;(2)产蛋多,平均年产种蛋70枚;(3)产蛋周期长,9 月份就能开产,可持续到次年6月份。但由于近几年来缺乏隆昌鹅系统选育,近亲繁殖增加,杂种鹅较多,导致生产性能有所下降。因此,养户到哺坊应选择品种纯、质量好的种鹅所生产的苗鹅。哺坊应该做好隆昌鹅的提纯复壮工作.

3、适时的种养时间。随着隆昌鹅的推广,吴江市哺坊开孵时间提前,11月份就有苗鹅应市,这与黑麦草适宜秋播相一致。为了适应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养鹅时间的推前以及保证鹅的青料经常供应。黑麦草应作水稻的后茬,与水稻轮作,少种一季夏熟作物,即在10月下旬收割水稻前7天-10天播种。为了与养鹅供草相衔接,当年I1月底12月初就可首茬割利用,以后根据草的生长情况和鹅的需要进行反复收割。黑麦草一般在生长至:30厘米-60厘米时割。从播种至次年5月底可收割4次-5次,每茬相隔时间25天左右。苏丹草适宜春播,还可在十边地区种植,如夏播的在前作物收获后随即播种苏丹草茎秆较多,鹅对它适口性差一些,一般应在生长到70厘米-80厘米就割利用。饲养菜鹅的时间可早些,11月份即可购进苗鹅,以充分利用黑麦草,饲养种鹅时间应在清明前选留符合品种要求的种鹅,根据哺坊需要的种蛋时间做到适时开产.

4、合适的种养比例。种草面积多少根据养鹅数量进行计划。为了充分提高载畜量,减少草的种植面积,养鹅可利用一些周围天然牧草,有桑地的农户可种些蔬菜喂鹅。据对农民种草养鹅的调查. 每亩黑麦草可养200只菜鹅,每只菜鹅需要青料30公斤左右由于喂鹅的黑麦草要求新鲜,养鹅数量最好分批饲养,对黑,麦草采用分段收割,既做到现割现喂,又保证青料的经常供应。如养500只菜鹅可规划种黑麦草2.5亩,其中分二三批饲养。这样大大节省了过去养鹅外出割草和放牧的劳力和时间,可以提高养鹅的规模效益。饲养1000只菜鹅只要种植黑麦草5亩即可。按照今年的养鹅行情,饲养每只菜鹅可净收8元左右.

5、关键的技术要点要使种植的草获得高产,必须要掌握它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应该把它看成是作物,要像种庄稼一样去种草。在种养技术中,以下4 点不能忽视。

(1)种草施肥尤为重要,像黑麦草需肥多、消耗地力强,水稻收割之后,每亩要施有机肥20担一30担,复合肥20公斤,以后侮次收割后及时施肥,每亩施尿素6公斤-10公斤。

(2)草种的质量要好,每亩播种量不要太多,采用撒播的黑麦草2公斤-2. 5公斤,采用条播的苏丹草2. 5公斤-3公斤。

(3)开始饲喂黑麦草要逐步过渡,苗鹅巧天过后应少量喂给黑麦草,与其他蔬菜混合饲喂,使其逐步适应,绝不能一开始就全部喂给黑麦草。

(4)把好苗鹅保温关.切勿使苗鹅“打堆”,保温时间一般为2周-3 周,第一周龄必须在27℃-29度。

种草养鹅技术措施

种草养鹅技术措施

1、因地制宜,选择草种

种草养鹅前要根据当地的地域条件制定规划,人工种植以一年生牧草和多年生牧草长短结合,提高单位面积载禽量。在滩涂、坡地、林(果)间,种植适合本地区气候条件的牧草。另外,种草还要考虑季节性,冬春青饲料短缺,南方应以冷季型牧草如多花黑麦草、冬牧-70等为主,暖季型牧草如菊苣、苦荬菜等为辅。同时,在规划种草养鹅时,还要与水面资源结合。

2、统筹规划,适度规模

种草养鹅时饲养规模的确定要因人、因地制宜。初养户的规模不宜过大,一般种草4~5亩左右,年养鹅量1000~1500只;有一定饲养经验、家庭劳力比较充裕的养殖户,可种植9~10亩牧草,年养鹅3000只左有;而条件成熟、饲养经验丰富的养殖户,年养鹅可控制在10000~30000只。

3、加强管理,合理利用

一般草种比粮食作物的种籽小得多,要想出苗齐、长势好,就要精耕细作,适时播种,加强水肥管理和苗期杂草清除工作。在饲草利用上坚持割草喂鹅,以提高单位面积载禽量,并做到适时刈割、适度留茬,以利再生。另外,饲喂苗鹅需嫩草,刈割间隔宜短;而青年鹅消化能力强,可待牧草长到30厘米左右再进行刈割,后期再增加刈割频率,以减缓牧草衰老,延长利用时间。每次刈割后还要适当施肥,搞好水肥管理,提高牧草产量和品质。

4、精心育雏,搞好防疫

育雏是养好商品鹅的关键阶段,雏期的苗鹅体温调节差。消化功能和抗应激能力都十分微弱,所以要严格按有关技术切实掌握好育雏阶段的温度、湿度、密度、分群、开水、开食、补饲等关键工作,确保雏鹅的成活率。并且要严格按照防疫程序进行防疫,同时要十分重视消毒工作,养殖场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消毒制度。

5、科学饲养.均衡上市

雏鹅育成后,要进行科学饲养,抓好补饲工作,应以青饲料为主,适当补喂精料;上市前2周加大精饲料的喂量,催肥上市,以提高鹅肉品质。平时要紧抓卫生和消毒工作,注意鹅只的精神、采食、粪便等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均衡上市主要指推广早春鹅留种,拉长产蛋期,充分提高种鹅的利用率,改变过去孵化期从1~5月份5个月扩展到10个月,即从8月开始孵化到次年6月底结束,以满足苗鹅的市场供应。秋孵冬养仔鹅,要特别注意供温育雏,以提高成活率。这样仔鹅可在元旦、春节上市,价格较高,养鹅户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种草养鹅技术措施

种草养鹅饲养管理技术

种植菊苣或苦荬菜养鹅:菊苣是多年生植物,一次播种多年利用,第一年产量低,第二年进入盛产期,亩产量可达7000千克左右,供草期4~11月份。苦荬菜属一年生牧草,品质好,粗蛋白含量高,3月份播种,亩产4000千克左右,供草期4~11月份。菊苣有短暂的高温季节生长缓漫期,而苦荬菜7~8月份气温高生长最旺盛,两种牧草兼种,能收到互补效果。这种模式辅以野生杂草,每亩可养鹅300只右,分四批套养:第一批4月中旬进雏,30只/亩,6月下旬上市;第二批5月下旬进雏,100只/亩,8月上旬上市;第三批6月中旬进雏,100只/亩,8月下旬上市;第四批8月上旬进雏,80只/亩,11月份上市。

1、合理利用

采用草架饲喂,坚持割草喂鹅,不搞直接放牧,以提高单位面积载鹅量,利用原则是适时刈割,适度留茬,以利再生。饲喂苗鹅需嫩草,刈割间隔时间宜短,青年鹅消化能力强,待牧草长到30厘米左右高度时再刈割,后期要增加刈割频率,可减缓牧草衰老,延长利用时间。每次刈割后适当多施肥料,搞好水肥管理,以提高牧草产量和品质。

2、统筹规划,适度规模

种草养鹅宜采取牧饲结合、规模化饲养的方式,以克服小群放牧不利于防疫治病和牧草资源。浪费等弊端,获取规模效益。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摸索,我们认为种草养鹅应注意以下两点:

(1)根据自然地域条件制定规划,形成区域化生产

丘陵山区坡地多,对野生牧草进行改良,人工种植牧草,宜种植一年生牧草或多年生牧草,实行长短结合,提高单位面积载鹅量,形成规模化生产;滩涂、坡地、人工造林的林间,应推广种植冷季型牧草,解决冬季和早春养鹅的青饲料来源;稻麦耕种的粮田,应推广种植多花黑麦草。在规划种草养鹅时,要与水面资源结合。

(2)发展养殖大户,形成规模效益

饲养规模的确定要因人、因地制宜。一般初养户开始的规模不宜过大,宜种植5亩左右的牧草,年分批饲养仔鹅1000~1500只;文化水平较高、有一定饲养经验、家庭劳力比较充裕的户,可种植10亩左右的牧草,年饲养仔鹅3000只以上;条件成熟、饲养经验丰富的,可以创办种草养鹅示范园区,园区规模控制在年饲养仔鹅5万只。

3、科学饲养,提高效益

(1)鹅种选择

根据重庆市的品种资源,宜选择四川白鹅为当家品种。四川白鹅具有生长速度快、耐粗饲、觅食和抗病力强,适应性广的优点。据测定,在半放牧条件下,70日龄仔鹅活重可达3.3~3.5千克,该鹅肉质鲜美,粗蛋白含量高,肌肉润滑,口感优良,因此深受饲养者和消费者喜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养鹅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要搞好环境控制。抓好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以及光照控制措施等,给雏鹅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要抓好精饲料补饲工作。育雏阶段补喂配合饲料,青年鹅以青饲料为主,适当补喂精料,上市前二周加大精饲料的喂量,催肥上市,提高鹅肉品质;三是坚持牧饲结合。雏鹅阶段利用睛好天气,到室外锻炼和洗浴。青年鹅在割草喂鹅的同时,尽量利用野外放牧,这样既可以减少割草的用量,又可以增强鹅的体质,提高成活率,缩短饲养期;四是适时上市。仔鹅一般70~75目龄上市最为经济;五是搞好疫病的综合防治。种鹅饲养户还应在做好上述免疫的基础上,抓好产蛋前禽出败、小鹅瘟、蛋子瘟等病的免疫工作。平时要抓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实施秋孵冬养,做到均衡上市

推广早春鹅留种,拉长产蛋期,充分提高种鹅的利用率。把过去孵化期1~5月份5个月的时间扩展到10个月,即从8月开始孵化到次年6月底结束,每年仅休孵2个月,以满足仔鹅的市场供应。秋孵冬养的仔鹅在饲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供温育雏,以提高成活率。这样仔鹅可在元旦、春节上市,价格高,养鹅户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内容是本网多年来实践中整理而来,部分专业知识仅供参考,投资需谨慎!想了解更多关于动物养殖技术养殖方法的知识,请关注库百科养殖网

标签: 养殖专题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