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养殖七大原则
家禽养殖七大原则
家禽养殖要遵循“健重于防、防重于治、健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在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一下7方面。
1.改变观念,加强消毒。定期进行鸡舍外部环境消毒和清洗饲喂器具。并随时检查饮水器具,以免出现污物。
2.提高家禽自身的抗病力。体质差的个体,不但增加了养殖成本,更使生产性能受到影响。因此,健康养殖要赢在起跑线上,一定要选择优质的雏禽。同时,即使是优质的雏禽,其本身的体温调节能力差,耗氧量高,抗病力也不强,而免疫系统发育又是比较快的,并要经受多次疫苗免疫的应激,导致免疫器官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这样很容易引发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感染。
3.加强免疫,提高动物本身的免疫力。疫苗免疫是防控疾病比较有效的措施之一,也是提高家禽非特异性免疫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在选择疫苗及疫苗免疫程序时,养殖户大多对禽群不进行实验性研究,没有科学依据,别人说好用就用,别人选用的免疫程序就是好的程序,“跟风”成为普遍现象。其实在选择疫苗时不一定都要选择进口产品,但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优质疫苗,重点在于疫苗与当地流行毒株类型相匹配。
4.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目前,霉菌及霉菌毒素已经严重污染饲料以及饲料原料,导致家禽的慢性中毒,并引发家禽感染腺胃炎、肌胃炎、气囊炎等疾病。根据多年的经验,在饲料中添加毒素吸附剂(如脱霉佳)可有效降低腺胃炎的发病率,不同程度的降低气囊炎的发病。
5.提高粘膜的抗感染能力。家禽粘膜的分泌物不仅有排出异物的作用,还存在大量的免疫因子和有益菌群,具有杀灭病原微生物和保护器官完整性的作用。
6.定期添加保健型添加剂。养鸡要朝着符合自然的方向发展,从鸡的角度考虑鸡的问题,让鸡生活在自然舒适的环境里,同时在各个阶段(蛋鸡在开产前、高峰期、产蛋后期、病后恢复期等阶段)要补充需要的营养长期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调理肠道菌群平衡,提高饲料转化率,改善蛋壳颜色,改善蛋壳质量,提高产蛋率,在增加产蛋和延长产蛋高峰的同时,提高鸡群的均匀度和抗病力。
7.管理员工和饲养管理档案。规模化养殖场建立档案要真实、完整、科学等,并要有专人整理记录,专人保存。饲养场长要亲自监督执行,认真检查每一天的工作,以便有漏洞及时补充。比较后,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析,科学地计算出该批饲养成败的因素在哪里,完善后汇报上级比较。
因此,要通过以上的综合管理措施,才能提高养家禽的综合经济效益。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