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的病害防治_养殖方法
大鲵的病害防治
由于人工养殖改变了大鲵的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性,加上投喂的饵料营养不全、密度增大等因素,水质易受到污染,极易患病。当饵料缺乏时,常引起大鲵的格斗撕咬致使体表受伤,人工养殖大鲵的发病率比野生状态下发病率高,要在相关专业人员指导下,认真做好大鲵疾病预防与治疗工作。
疾病预防:
①水体消毒:池水被利用之后,有机质、悬浮物质及病原体也逐渐增加,用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对水体消毒。
②鲵体消毒:鲵种投放时,用硫酸铜、漂白粉等对鲵体药浴消毒。
③食物、食场消毒:定期对食场消毒,每次投喂食物时必须消毒。
④定期将大蒜素、五倍子、大黄粉等中药拌入饵料中投喂,每隔半月一次。
⑤对生病大鲵,立即隔离治疗。
大鲵常见的疾病主要有腐皮病、烂尾病两种:
①烂尾病:大鲵患此病时,尾柄基部至尾部末端呈现红色小点或红色斑点状,周围皮肤组织充血发炎,表皮略呈灰白色,严重时患病组织肌肉坏死,尾部骨骼外露,常带有暗红或淡黄色液体从创伤部位浸出。病鲵活动减弱或伏地不动,不摄食,尾部变得僵硬,不久便死亡。此病四季均可发生,6~8月是该病的高发期,主要危害1~3龄大鲵。防治方法:用0.2~0.3ppm二氧化氯全池泼洒(包括饵料台,人造洞穴),每天一次,3~4天为一疗程。对病情较重的大鲵先用15~25ppm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浸洗创伤部位,再用棉球将创伤部位表面的附着物清洗干净,随后用硫磺软膏等消炎药物涂敷患处,每天一次,5~7天为一疗程。
②腐皮病:病鲵体表常出现不规则状红色肿块,发病初期于红色肿块中央部位有米粒大小的浅黄色脓胞,并逐渐向周围皮肤组织扩散。当脓胞穿破后便形成疥疮样的病灶,病灶组织充血发炎,呈糜烂状。病鲵卧伏于池中不摄食,该病感染非常快,如不采取措施及时治疗,死亡率较高。防治方法:定期用0.3~0.4ppm强氯精或0.2~0.3ppm二氧化氯泼洒全池,进行彻底消毒灭菌。发病期每天一次,连续4~6天,并用医用双氧水冲洗患处,随后用肤炎康软膏涂敷患处,每天一次,4~7天为一疗程。
上一篇:如何养出优质蛋鸡?_养殖方法 下一篇:鸵鸟繁殖期的饲养管理_养殖方法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