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半野生栽培技术【库百科农业网】
猪苓半野生栽培技术
猪苓,又名野猪食、猪屎苓、地乌桃等,为多孔菌科真菌,子实体幼嫩时可食用,味道十分鲜美。其地下菌核是稀有中药材,有利尿渗湿、通淋退肿等功效。猪苓多以野生品供应市场,野生猪苓分布于海拔1000~2000米的山区,以1200~1600米的地区生长较多。近几年,随着猪苓抗癌作用的发现。产区过度采挖,野生资源锐减,猪苓供求矛盾日趋突出,市场前景一路看好。这里介绍一种林区半野生栽培猎苓的技术。
1.选地。猪苓依靠蜜环菌提供营养,而蜜环菌是活性微生物。必须寄生或腐生在树木上。猪苓优质高产的关键是猪苓与蜜环菌和谐共生,因此,选地时必须考虑到猪苓赖以生存的植被条件。以次生的小灌木薪炭林最适宜栽种猪苓。以疏松肥沃的腐殖土、温度6~30℃、土壤湿度30%~50%、空气相对湿度65%~85%的环境最适宜生长猪苓。
2.栽植期。蜜环菌侵入猪苓菌核后,菌核表现为白、灰、黑3种颜色,俗称白苓、灰苓和黑苓,大体代表了猪苓生长当年、翌年、第3年的生育阶段。采挖野生猪苓作种苓。除冬季结冻期不能栽种外,其他时间都可以栽种。翻栽人工栽培的猪苓,以3N5月最适宜。此期头年新生长的白苓都变成灰苓,正适合作种。
3.下种量。猪苓菌核有大有小,(www.613935.com)栽植前可将大块菌核由离层或菌核的细腰处分开,分成100~150克的小块,每穴下种1~2块。
4.栽种方法。在灌木树丛旁边挖深10厘米左右、长30厘米的小坑,能见到有较粗的树根及交错生长的毛细树根即可。在坑底先铺一层半腐烂的潮湿树叶和树枝,平放入一根菌材,猪苓菌核夹在树根与菌材之间,然后再盖一层树叶,覆土填平穴,穴顶再盖一层较厚树叶。
5.林间管理。林区半野生栽培猪苓,不需要特殊管理,一般自然条件下猪苓便可旺盛生长,获得较高产量,但夏季猪苓生长旺季如遇干旱。水源充足、浇灌方便时,可引水浇灌。半野生栽培猪苓的管理关键,是每年春季在栽培穴顶加盖一层树叶,可大大降低土壤水分蒸发,防旱保水。同时腐烂后的树叶又可补充和增加土壤中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和猪苓产量。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