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药材种植

禽伤寒的病因 禽伤寒的诊断和中药方剂防治【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禽伤寒的病因 禽伤寒的诊断和中药方剂防治

禽伤寒,是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在我国有相当高的感染率。本病主要发生于鸡,鸭、鹌鹑、野鸡等也可感染。主要危害3月龄以上的成年鸡,以肝、脾肿大,肝呈黄绿色或古铜色为特征。雏鸡感染时症状与鸡白痢相似。主要的传播途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鸡或污染的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水平传播。本病发生无季节性,但以春、冬两季多发。治宜杀灭病原。下面一起具体来了解一下:禽伤寒的病因 禽伤寒的诊断和中药方剂防治。

1、病原

该病的病原为禽伤寒沙门氏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无鞭毛和荚膜,不能运动,不产生芽孢。本菌抵抗力相对不强,阳光直射下仅能生存数分钟,在60℃时10 min即可被杀灭,但在潮湿土壤中能生存较长时间。常用的消毒药,如1%高锰酸钾液、2%甲醛溶液、O.l%石碳酸等,能在数分钟内将其杀灭。本菌在磺酸肉汤等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本菌的培养特征及抗原结构与鸡白痢沙门氏菌极为相似,两者之间具有交叉凝集作用。

2、流行特点

除鸡、火鸡易感外,珍珠鸡、孔雀、雏鸭、鹌鹑等也可自然感染。种鸡群若感伤寒沙门氏菌,死亡由出壳开始,持续到开始产蛋。禽伤寒与鸡白痢不同,禽伤寒的死亡持续时间可长达1~6个月。禽伤寒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已被感染的阳性鸡不但可以感染同代的鸡群,而且能通过种蛋传染给后代。感染鸡主要是通过粪便排毒而使病菌散布。饲养人员、工具、器械等通过接触感染,尤其是鸡场混用清粪人员和清粪车而使传播更为严重。

3、病因病机

禽伤寒的病因、病机与雏鸡白痢基本相同,同为经口采食、饮水将病菌传人胃肠,出现气分病症,严重者在气分阶段邪毒盛行又进入营血,先后入侵胃、肠,并进而侵入肺、脾、心、肝、肾和其他器官,致使被侵器官全部或部分失去生理功能,造成轻重不同的各种症状。

4、主症

雏鸡与雏火鸡伤寒与雏白痢症状相似,因病菌侵入血液,体高热,伤及阴津,出现只饮不食,扎堆取暖。伤及肝经、心包经,出现神昏呆立,卧而不起;伤肝及胆,伤肺及大肠,致大肠郁积,因此排黄绿稠稀粪,区别白痢粪,黏肛,污肛外毛。

育成鸡和成鸡在急性暴发时,食欲废绝,饮欲增加,由于机体缺乏水谷精微运化,造成气血津液不足,出现败血性症状,表现肉冠、肉垂苍白无血色,精神委靡。病程一般为5~10日.及时治疗,死亡率为10%~50%。亚急性、慢性病程长,可进行治疗,死亡率超过10%

5、病理剖检

最急性病例少见明显病变。亚急性或慢性病例可见肝肿大,呈淡棕绿色或古铜色,心肌表面有粟粒样灰白色小病灶;肠道内容物多为胆汁,小肠卡他性炎症,特别是十二指肠有出血点或斑。公禽见睾丸炎并有病灶;母禽卵泡出血、变形和变色,常因卵泡破裂引起腹膜炎。雏鸡的病理变化与雏鸡白痢基本相似,特别是在肺与心肌可见到灰白色结节的小病灶。

6、诊断

依据流行特点、症状和病理剖检(肝肿大呈古铜色)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7、中药方剂防治

方剂一:强力咳喘宁:板蓝根、荆芥、防风、射干、山豆根、苏叶、甘草、地榆炭、川贝母、苍术各适量,按每只鸡每天lg,拌料或煎汁饮水,连服3~5天‘1]。方剂二:白头翁散加减:黄连30 g,黄柏45 g,秦皮60 g,白头翁60 g,马齿苋60 g,滑石45 g,雄黄30 g,藿香30 g。共为末,按2.5%比例拌料喂给,用于预防;也可水煎去渣,药液加水稀释至每千克水含生药20 g,替代饮水用于病鸡治疗,连续使用5天‘2]。方剂三:雄黄15 g,甘草35 g,白矾25 g,黄柏25 g,黄芩25 g,知母30 g,桔梗25 g,用法:上述方药为每100只鸡的用量。将上药碾碎拌人饲料,注意使鸡多饮清洁水,连服3天。方剂四:加减白头翁散:白头翁50 g,黄柏20 g,黄连20 g,秦皮20 g,乌梅15 g,大青叶20 g,白芍20 g。共研细末,混匀,前3天每只鸡每天1.5 g,后4天每天lg,混入饲料中喂服。病重不能采食者,可人工灌服。方剂五:冲和丸。羌活、防风、苍术、白芷、川芎、生地、黄芩、细辛、甘草各等份,共为末,并用生姜汁同枣泥丸之,每丸重3g,每服1丸。适用风寒感冒初期。

一、病原:禽伤寒沙门氏菌,革兰氏阴性杆菌。此菌抵抗力不强,60℃10分钟即被杀死,在阳光照射下仅能生存数分钟,但在阴暗处的水中则可生存20天。

杀死此菌可用0.1%石炭酸、2%福尔马林和1%高锰酸钾。

二、特点

本病常呈散发性,有时也会出现地方流行。老疫区的鸡抵抗力相对新疫区的要强。最容易感染此病的是鸡、火鸡和珍珠鸡。1~5月龄的青年鸡表现高度敏感性,而2~4月龄最易发生,雏鸡与成年鸡时有发生。

三、传播途径

1、带菌禽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被污染的种蛋也能传染。

2、可通过眼结膜等途径感染。

3、野禽、动物和苍蝇及饲养人员也可机械地传播本病。

4、经蛋垂直传播是本病的另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它可造成病菌在鸡场中连续不断地传播。

四、表现症状

雏鸡:表现症状与鸡白痢相似。病雏表现为精神沉郁,怕冷扎堆并拉白色的稀粪。当肺部受到侵害时,出现呼吸困难。雏鸡的死亡率可达10%~50%,雏火鸡的死亡率约30%。

青年或成年鸡:表现为突然停食,精神委顿,两翅下垂,冠和肉髯苍白萎缩,口渴发热,体温升高1~3℃,由于肠炎和肠中胆汁增多,病鸡排出黄绿色稀粪,急性病例7天左右死亡。慢性型可拖延数周之久,死亡率较低,发病禽可以康复成为带菌者。

病理解剖

最急性病例由于病禽迅速死亡,通常不见明显病理变化。病程稍长的病例,可见典型病理变化,肝、脾显著肿大,充血潮红,表面常可见灰白色粟粒状坏死小点,胆囊充满胆汁而膨大。亚急性或慢性病例,肿大的肝脏变成淡绿棕色或古铜色,并且十分脆弱,肝和心肌常可见散在的灰白色小坏死点,脾和肾显著充血肿大。卵巢、卵泡、卵黄常见充血、出血、变形、变色,母禽常因卵泡和卵黄囊破裂而引起腹膜炎。在肠道一般可见轻重不等的卡他性肠炎,内容物粘稠,含有多量胆汁。通常小肠的病变较为严重。

雏鸡病理变化与雏鸡白痢基本相似,特别在肺与心肌中可见到灰白色结节状的小病灶。

五、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外来病菌的侵入。

2、通过采取净化措施,建立起健康种鸡群,从根本上切断本病传播的途径。

3、合理使用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

虽然禽伤寒病的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但是发病的鸡场尤其是产蛋期的母鸡,严重影响产蛋量,给养殖户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所以,预防非常重要,加强饲养管理,及时采用相应的药物防治是关键。

标签: 药材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