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引发羊紫绀、紫斑的几种疾病的症状与诊断【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1-03-11|点击次数:

引发羊紫绀、紫斑的几种疾病的症状与诊断

引发羊紫绀、紫斑的几种疾病的症状与诊断【库百科农业网】

冯仲江(宁夏海原县曹洼乡农业科技服务中心755200)

1 炭疽

羊炭疽大多为急性败血性型。病羊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到42℃,反刍停止,食欲废绝,腹痛明显,呼吸急促,可视黏膜发绀、出血,突然表现全身摇晃、痉挛、磨牙,天然孔出血,并迅速死亡。羊死后迅速臌气,血液呈酱油色,凝固不良,采血制成涂片,一般均可见到竹节样分枝状炭疽杆菌。炭疽可导致羊快速死亡,诊断中应与巴氏杆菌病、恶性水肿病区别。

2 气肿疽

气肿疽主要危害牛,绵羊、山羊发病较少,常因剪毛、断尾、分娩、去势等引起感染,于48小时潜伏期后发热,呈局部病变。如果四肢肌肉染病,则出现步履僵硬,不愿移动,波及的皮肤呈蓝红色至黑色,皮下水肿,产生的气体不易发现。如果因子宫炎引起可出现会阴水肿,并延伸到大腿内侧,肌肉变黑且肿胀。如羊头部损伤而感染,可出现头部明显水肿,甚至鼻出血。羊死后尸体肿胀、臌气,皮下组织为淡黄色,有时含有染血性胶样液体,损伤肌肉呈暗红色,含有气泡和水肿液,并有腐败奶油样气味。

3 羊快疫

羊快疫是由腐败性梭菌引起快速死亡的疾病,多于春季产羔时发生。病羊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体温迅速升高,精神沉郁,拒食、腹痛,腹腔部逐步臌气,躺卧、昏迷,在发作后数小时内死亡。有的病羊表现虚弱,不愿走动,口腔流出带有血色的泡沫,排粪困难,里急后重,粪团变大,色黑而软,夹有粘液或脱落的黏膜,有的排黑色稀粪。病羊死后尸体迅速腐败、臌胀,天然孔流出血样液体,可视黏膜充血,呈蓝紫色,皮下出血性胶样浸润,皱胃明显出血,皱胃底及幽门附近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或呈弥漫性出血,有时还有坏死和溃疡,有一定诊断意义。

4 羊黑疫

羊黑疫是绵羊和山羊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其特征是肝实质坏死。本病主要发生于春、夏季,因羊感染肝片吸虫而发病。病羊临床表现为发病突然,病程短促,多数于发病后数小时即死亡,极少可延续1~2天死亡的。羊生前表现体温升高到41.5℃,最后昏睡、俯卧而死。病羊死后尸体迅速腐败,皮下静脉淤血,使羊皮呈暗黑色,可视黏膜发绀。胸部皮下组织多有水肿,体腔积液,暴露于空气后易于凝固(www.613935.com)。肝脏表面和深层有数量不等的灰黄色坏死灶,界限明显,呈不规则圆形,周围常为一鲜红的充血带围绕,切面呈半圆形。肝脏的病变有诊断意义。

5 恶性水肿

恶性水肿是急性、快速致死性,经伤口感染的传染病。羊经伤口感染后,伤口周围很快肿胀,呈捏粉样,皮下有气体,皮肤变为暗黑色,张力较大。病羊发热,并发展为毒血症,呼吸困难,腹痛、腹泻。公羊因头部受伤、感染而出现头肿大。恶性水肿仅波及皮下结缔组织,不扩展到肌肉,水肿区皮肤变为坏疽,皮下水肿,水肿液染血,可含有气泡。如由水肿型梭菌引起,水肿液呈清澈的胶状液,不含气体。

6 巴氏杆菌病

最急性型病羊突然发病,高热稽留,全身震颤,倒地抽搐,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死亡,多见于羔羊。成年羊大多呈急性型,体温达41℃以上,呼吸迫促,甚至极度困难,可视黏膜发绀,常有咳嗽,眼、鼻有浆性、粘液性以至脓性分泌液,有的病羊剧烈腹泻,粪内主要有粘液、脓液和血液。听诊有锣音、胸膜摩擦音。本病病程为1~3天,甚至2~3星期。剖检可见,成年羊喉头有泛在性针尖样出血,胸膜、心包出血,胸水、心包液增多,肺肿胀且重量增加,呈青紫色,并带有轻度紫红、硬固区,渗出泡沫状出血性液体,病程较长的在肺表面有一层绿色胶状覆盖物。

7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本病是山羊特有的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最急性型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体温升高达41~42℃,极度委顿,食欲废绝,呼吸急促而痛苦,不能鸣叫。数小时后出现肺炎,呼吸困难,咳嗽,黏膜发绀,鼻孔流出浆性鼻液。肺部叩诊呈浊音,听诊有捻发音。12~36小时后渗出液充满肺部并进入胸腔,病羊卧地不起,呼吸极度困难,可视黏膜明显发绀,最后窒息死亡。急性型除有体温升高,食欲废绝外,还有短而湿的咳嗽,流浆性鼻涕,4~5天后干咳而痛苦,鼻流锈色鼻涕,粘附于鼻孔和上唇,结成棕色痂垢,出现一侧胸膜炎,按压病侧疼痛,高热稽留,呼吸困准,黏膜轻度发绀,痛苦、呻吟,头颈伸直,腰背拱起,腹肋紧缩。孕羊流产,有的口腔溃疡,唇、乳房出现皮疹。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