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羊普通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羊普通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

孙 浩1 李 丹1 徐宝芝1 胡长发2

(1.吉林省东丰县畜牧总站 136300,2.吉林省东丰县南屯基畜牧兽医站 136300)

1 普通病

普通病发病率小,是少数或极少数羊有发病症状,大多是由于外界因素引起的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中毒性疾病、营养代谢病、外伤及产病等。其基本上是由环境条件极其恶劣,饲养管理不健全,外伤等造成的,故普通病一般较易治愈。

呼吸系统疾病大多发生在气温变化频繁的春秋季节。病羊以感冒、肺病为主,大多是因气温剧烈变化引起,因此饲养管理更应该细心、认真。

消化系统疾病多为消化道发炎,消化出现障碍等引起的。病羊多数是因为吃的食物冷硬,食物中有异物,采食变质、腐烂的饲料或者是因为突然更改饲料或饲养方式引起不适的疾病。

中毒性疾病的病因很简单,基本上是因为羊误食了毒性有害的食物,一发现此类疾病应尽快解毒,防止有害有毒物质扩散到机体内脏深部。因此,应加强对饲料质量的监督和对羊的管理监护。

营养代谢病基本是由于营养搭配不当,缺乏营养物质,微量营养物质缺少或过多等引起的疾病,多数为佝偻病、食毛症、羔羊白肌病等。所以应加强食物营养的平衡调配,实现优质饲养。

外伤的病因为磕碰、压扎等意外事故造成的皮肤割破、关节扭伤、骨折、脚蹄脱落等伤害。产病是指羊自身健康素质低,接产措施失误等造成的流产、难产、子宫炎、乳腺炎等。因此,一定要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胡乱补救。

2 传染病

传染病的病原体一般为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www.613935.com)其无处不在,传染迅速,很容易侵入到羊机体内进行破坏,致使羊发病。带病羊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将病原体微生物传给了健康羊,使得羊场大规模的发病。传染病一般分为病毒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和其他类型传染病。

病毒性传染病由病毒引起,如口蹄疫、羊疱等疾病都属于病毒性疾病。此类疾病危害性很大,羊一旦传染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隔离治疗。若防治不当会造成大规模的传播,甚至致使整个羊场传染,造成羊大量死亡。

细菌性传染病是由细菌、结核菌、杆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如羊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都是细菌性疾病,其有较强的传染性,容易感染人类。因此应选用对细菌病原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不然其他乱用药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治疗,还增加了细菌的抗病性,更加不利于羊病的治疗。

其他类型的传染病是由衣原体、支原体引起的疾病,如羊皮肤霉菌病、羊传染性胸膜炎等疾病的危害极大,同时对一些药物有一定的抗药性,则更不易治疗。因此不应采取日常措施进行防治,应先进行药敏试验,再对症下药。

3 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是由于羊体内、外的蠕虫、昆虫的侵害、寄生引起的疾病。其在羊体这样营养环境里生活,夺取羊体内的营养,然后排出代谢物等有毒物质。从而造成了羊消瘦、贫血,致使羊病态,更有甚者使其死亡。寄生虫病具有传染性,可根据羊得病部位确定其寄生部位,可分为外寄生、内寄生和原虫病。

外寄生类寄生虫大多数寄生在羊的口腔、鼻腔内,可以进行内服药、外涂药等有效措施治疗。内寄生类寄生虫基本上寄生于羊的体内器官,如肠道、肺、气管等部位,此类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危险性很大,严重者可致使羊死亡。羊舍应采取有效的清洁措施和灭虫行动,减少其对羊只的侵害,同时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原虫病类寄生虫寄生在羊的血液中,严重危害羊的健康。这类疾病在我国不同地区存在程度不同,应进行重点预防和治疗,对于死去的羊进行深埋处理或者焚烧。

4 综合性防治

对于寄生虫的防治便是经常驱虫,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发病率,使羊健康生长,同时重要的是驱虫药的用量要合适,不能对羊造成危害。定期在饲料中混入适量的药物,增强羊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还可以对羊进行免疫注射,预防羊病的发生,免疫注射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疾病进行不同药量的配制。一旦发现羊得病,首先应当确定病状,然后进行处理。尽快将病羊隔离,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