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鹅瘟的临床症状 小鹅瘟的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库百科农业网】
小鹅瘟的临床症状 小鹅瘟的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感染,是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有时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高为临诊特点,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并可经卵垂直传播。目前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常引起雏鹅大批死亡,对养鹅业的发展影响极大。雏番鸭亦可感染小鹅瘟病毒,并有类似的临床表现。因此,正确诊断小鹅瘟是有效防控小鹅瘟的关键所在。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小鹅瘟的临床症状 小鹅瘟的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1、流行病学
小鹅瘟病毒只能够导致鹅感染,自然感染条件下只有鹅和番鸭的幼雏出现发病,而其他禽类都较难感染。病鹅的血液、肠道、脑、肝脏以及脾脏中都含有病毒。自然情况下,该病主要经由消化道感染,即健康鹅直接接触病鹅,以及接触病鹅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其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孵房和场地等,都能够导致该病传播。随着雏鹅年龄的增长,对该病的易感性逐渐减弱。小于10日龄的雏鹅发病后的死亡率能够高达100%,而大于10日龄的死亡率通常在60%以下,大于20日龄的发病率明显降低,而大于1月龄后基本不会出现发病。雏鹅患病后排出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病毒,使病毒经过直接或者间接接触而快速传播。最严重的暴发是在垂直传播病毒的易感鹅群出现,大龄鹅通常能够携带病毒,经由蛋可使孵化器中的易感雏鹅感染病毒。该病的暴发与流行存在明显的周期性,通常在大流行之后的1—2年内不会再次发生流行。
2、临床症状
最急性型。通常是1周龄的雏鹅容易发生,病鹅在表现出精神沉郁后,经过几小时就会明显衰弱或者两腿乱划,很快发生死亡。有少量黏液从鼻孔流出,蹼色变暗或者喙端发绀,在几天内就会快速蔓延至全群。
急性型。通常是1~2周龄的雏鹅容易发生,病鹅表现出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有时尽管能够随群采食,但不会正常吞咽。虚弱无力,行动缓慢,无法稳定站立,往往在地上蹲卧,独自落后在群体后面,嗜睡,拒绝采食,但增加饮水,排出黄绿色或者黄白色的稀粪,其中混杂纤维素、气泡以及没有消化的饲料,且粪便可黏附在泄殖腔周围的羽毛上,对腹部捏压会流出稀粪。口鼻流出绿褐色或者棕色的浆性分泌物,蹼色变暗,张口呼吸,喙端发绀,嗉囊质地松软,并存在气体和液体。眼结膜干燥,全身都发生脱水。病程可持续大约2天,临死前两腿出现抽搐或者麻痹现象。
亚急性型。主要是在流行后期出现,大于2周龄的患病雏鹅表现出精神沉郁,机体消瘦,行动缓慢,无法稳定站立,往往蹲卧在地,发生腹泻,排出混杂气泡、纤维素碎片以及没有消化食物的粪便,并粘污肛门,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病程一般可持续3~7天或者更长,个别能够自行康复。
3、实验室诊断
细菌检查。在无菌条件下操作,取病死鹅的心脏、肝脏、脾脏组织进行涂片,经过染色镜检,没有发现任何细菌。将以上病料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置于37℃温度下进行24 h培养,也没有长出细菌。
病毒分离。取病死鹅的脑、心脏、脾脏组织进行研磨制浆,按1:5比例添加生理盐水制成悬浮液,接着添加适量的双抗进行处理,室温下放置30 min,然后进行离心,取上清液进行细菌检查,结果为阴性时才能够给10日龄鹅胚接种,共取10个,每各胚尿囊腔注射0.5 mL,封口后放在37℃恒温箱内进行培养。经过48 h,有1只死亡;经过72 h,也只有1只死亡,经过96 h,有5只死亡;经过120 h,有3只死亡。检查96 h、120 h死亡鹅胚,可见鹅胚尿囊膜明显增厚,胚胎头部和皮下发生水肿,胚体存在充血或者出血,尤其是喙、蹼会形成出血点。
4、防控措施
严格消毒。所有设备用具,如孵化器、蛋箱、雏箱等,都要清洗干净,并自然干燥。部分用具要求使用0. 1%新洁尔灭液或者经过3000倍稀释的50%百毒杀进行浸泡消毒,凉干后使用。所有用具在使用前还要使用福尔马林进行几天的熏蒸消毒。如果种蛋蛋壳表面存在污物,要先进行清洗,然后再使用0.1%新洁尔灭液进行消毒,之后凉干,在入孵当天还要使用福尔马林进行30 min的熏蒸消毒。
免疫预防。鹅场可采取被动免疫,即雏鹅在出壳后24 h内,每只皮下注射0.5~0.8 mL高免血清,或皮下注射1~1.6 mL小鹅瘟精制卵黄抗体。种鹅在产蛋前大约2周,可肌肉注射或者皮下注射小鹅瘟疫苗,其在疫苗免疫期内产出的种蛋所孵化出的雏鹅能够抵抗感染小鹅瘟病毒。
及时治疗。对于已经发病的雏鹅,可紧急使用抗小鹅瘟血清进行治疗。一般来说,小于15日龄的雏鹅,每只用量为1 mL;大于15日龄的雏鹅,每只用量为2 mL,间隔1天要再注射1次,治愈率能够达到70%—85%。同时,病鹅也可采取下述方法进行对症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减少死亡。土霉素粉,按每吨饲料中添加100~600 g混饲,连续使用7天。白痢宁,按每40 kg饲料添加100 g白痢宁混饲,连续使用3~5天。
一、流行病学诊断
该病主要发生于2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100%,且发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近年来,1月龄以上鹅发病的病例增多。病鹅、带病鹅群及隐性感染的成鹅是该病主要的传染源。小鹅瘟在我国各地均有流行。华东地区流行季节为每年12月至次年7月,东北、西北地区为4~7月,西南地区为每年11月至次年6月。
二、临床症状诊断
雏鹅3~5日龄即开始发病,7日龄以内的雏鹅感染常呈最急性,往往没有症状就突然死亡。15日龄以下发病的雏鹅一般为急性,病鹅精神萎顿,缩头松毛,步行艰难,离群独处,打瞌睡,继而食欲废绝,喜饮水,严重下痢,排灰白或淡黄绿色并混有气泡的稀粪,鼻孔流出浆液性分泌物,摇头,口角有液体甩出,呼吸用力,喙端色泽变暗,嗉囊中有多量气体或液体;有些病雏临死前出现神经症状,颈部扭转,全身抽搐,两腿麻痹,1~2天内衰竭死亡。15日龄以上的雏鹅表现为亚急性,以精神萎顿、消瘦、拉稀为主要症状,少食、病程长,有的可自愈但生长不良。一般病禽的日龄越大,病程越长,症状越轻,死亡率也较低。
三、病理变化诊断
可见肠道的血管怒张,十二指肠的黏液增多,黏膜呈橘黄色,小肠中后段膨大增粗,肠壁变薄,里面有容易剥离的凝固性栓子。直肠黏膜轻微出血,内含黄白色稀粪。肝脏肿大,呈棕黄色,胆囊明显膨大,充满蓝绿色胆汁。胰腺颜色变暗,个别鹅的胰腺出现小白点。心肌颜色变淡。脾脏充血。肾脏肿胀。法氏囊质地坚硬,内部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有神经症状的鹅剖检后,可见脑膜下血管充血。有的病变不典型,仅见黏膜充血或出血,肠内容物混有较多的灰白色纤维素性絮片。
四、实验室诊断
确诊需进行病毒分离或血清学试验,如琼脂扩散试验、聚合酶链反应可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五、鉴别诊断
1.与鹅副黏病毒病(鹅新城疫)的区别:鹅新城疫所有品种和日龄的鹅都可发生,肺部有出血;小鹅瘟主要发生于1月龄内的小鹅。
2.与病毒性肠炎的区别:病毒性肠炎发生于进雏后6~30天,以8~15天多发,发病速度和传播速度较慢,发病24小时内只有10%左右的患雏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小鹅瘟发生于进雏后4~6天,以第五天最易发病,且发病迅速,传播快,发病12小时就有50%左右的患雏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