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鹅砷中毒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鹅砷中毒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鹅砷中毒是由于误食含有砷的化合物的谷物等饲料之后所引起的中毒症。由于砷化物属于剧毒化合物而常引起动物中毒,禽类也常发生,主要以肝、肾、神经系统的损害,出血性胃肠炎及其内容物有蒜臭味为特征。

诊断依据

一、临诊症状

急性中毒的病例表现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少以致废绝。羽毛松乱,两翅下垂。运动失调,行走摇摆,头颈痉挛,向一侧扭曲,两脚麻痹。口中流出带恶臭味的液体。有些病例出现严重下痢,粪便混有带血的黏液。

慢性中毒病例只见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羽毛松乱,两翅下垂,腹泻,体重减轻。

二、病理变化

急性砷中毒:主要病变在胃和小肠。胃和肠管黏膜充血、出血、水肿、糜烂直至形成溃疡,胃肠内容物有蒜臭或恶臭味。有些病例肌胃角质层容易剥离。肝肿大,质脆,呈黄棕色,并有黄绿色不规则的坏死灶。肾肿大变性,心肌出血;恤液呈深红色,水样,凝固不全。砷中毒死亡的尸体一般不易腐败。

慢性砷中毒:尸体表现贫血、消瘦和水肿。皮肤过度角质化,胃、肠黏膜呈慢性炎症。

有些病例还会出现肝硬变及中毒性肾病。

三、病因 砷化物包括有机砷化物和无机砷化物。常用的有机砷化物有甲基砷酸钙(稻宁)、甲基砷酸锌(稻脚青或稻谷青)、甲基砷酸铁胺(田安)、甲基氰砷(砷-37)等。

无机砷化物包括三硫化二砷(雌黄)、二硫化二砷(雄黄)、三氧化二砷(砒霜)等,其中最容易引起中毒的是三氧化二砷。

鹅砷中毒是有机砷或无机砷化合物引起的中毒病[https://www.613935.com/]。砷对家禽的中毒剂量为(平均致死量为)0.05~0.3克或0.01~0.1克。亚砷酸为0.3~0.4克。

家禽采食了含有砷农药处理过的种子,喷晒过砷农药的蔬菜、果树、牧草、青草,灭鼠的含砷毒饵,饮用被砷化物污染的水,或用盛过农药的容器来放置的饲料等,都是家禽发生急性和慢性砷中毒的原因。

砷为一种细胞原浆毒,主要与多种巯基酶相结合,使这些酶失去活性,从而阻碍细胞的生物氧化过程。砷还可以使血管平滑肌发生麻痹,毛细血管扩张,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血浆和血液外渗。砷对消化道黏膜有腐蚀作用。三氧化二砷对眼、上呼吸道黏膜和皮肤均有刺激和损害作用。

防治策略

一、预防 (1)加强调整,选好放牧的场地及水域,避免在喷洒过砷化合物的田地及附近水域放鹅。

(2)灭鼠的含砷毒饵,应放在安全处,严防鹅只误食。

二、治疗 (1)在发现鹅只中毒之后,尽快灌服温水和硫代硫酸钠,然后灌服缓泻剂。肌内注射二巯基丙醇,每千克体重0.1毫升。

(2)5%二巯基丙醇磺酸钠,按每千克体重用0.1毫升,可内服、皮下或肌内注射,每8~12小时一次,连用两天。

(3)氢氧化铁溶液,内服,每只鹅每次3~5毫升,连用3天,(取硫酸亚铁10份,加水30份,另取氧化镁2份,加水10份,两者分别保存,用时等量混合)。 (4)氧化镁,以100克加水500毫升配成溶液,与饲料混合,供500只鹅一次喂服。连用3~5天。

(5)硫代硫酸钠,内服,每次0.25~0.5克。每天2次,连用3天。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