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养鱼的“四测定”技术【库百科农业网】
安全养鱼的“四测定”技术
1.侧水温确定投饵量。鱼类属变温动物,其消化摄食强度与水温有关,而鱼类发病率也往往与鱼类摄食强度紧密相关。一般来说,在适温范围内(7—32%),水温越高,鱼的摄食量越大。因此,必须根据全年水温升降规律来严格确定日投饵量,使鱼吃好、长快、少生病。早春时节,当水温上升到6℃以上时,每天投喂1次,每次喂量为当日存塘鲤鱼、草鱼、鳊鱼等吃食鱼类体重的1%~3%,然后逐渐增加,以防投饲过量造成鱼类消化障碍而引起鱼类肠炎等疾病。5月以后,当水温上升到15—20%时。投喂量可增加到存塘吃食鱼类体重的3%,6—9月,当水温上升到25%℃,日投喂量可稳定在存塘吃食鱼类体重的4%。以后随着水温下降,投喂量亦相应减少。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投喂管理一定要坚持按“四定”的原则进行。
2.测透明度确定施肥量。池塘养鱼最适宜的水体透明度为25—30厘米。透明度过低,说明水中肥料过多,光照能力降低,溶氧减少,这时鱼类对饲料的消化力降低,抗病能力减弱,此时应减少施肥量或立即停止施肥。如水体透明度过高,说明水中肥料缺乏,浮游生物过少,塘中鲢、鳙等肥水鱼类因缺饵而生长缓慢,抗病力减弱,这时要多施一些肥料,一般每5—7天施1次,每次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50—80千克或化肥2—4千克。在施肥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有机肥与化肥交替施用,而且有机肥需经过发酵腐熟,化肥需氮、磷、钾搭配施。
3.测pH值确定如何调节酸碱度。鱼类适宜生长在中性或微碱性水体中,但鱼塘常因有机质存量大,水质常呈酸性,因此,鱼塘水体要经常进行检测,并及时调节水体的酸碱度。常年养鱼,水深1米时每亩用生石灰20—25千克溶解后全塘泼洒,每半月1次(经测试后再施)。这样,能使鱼类处在最佳的生长水域环境中。必须注意:当pH值高于8.5时即不利于鱼类生长,pH值高于10或低于4.5时,就会引起鱼类死亡。
4.测水中溶解氧确定投饵量。溶氧不仅是鱼类赖以生存的首要条件,而且水中含氧量多少对鱼类的摄食量、饲料利用率和鱼类增重率都有很大影响。因而,适宜的溶氧指标不能以鱼类是否浮头为标准,而应以保证鱼类食欲旺盛等正常生理需要为度。虽然鱼池中过饱和氧对鱼类一般没有什么危害,但在饱和度很高时会引起鱼类气泡病(主要是鱼苗阶段),溶氧过低则会引起鱼类浮头和泛池。
池塘养大闸蟹“老绿水”的处理方法
近年来,由于河蟹养殖效益的逐年上升,(www.613935.com)养殖户养殖热情也日益高涨,部分养殖户为了追求产量,盲目进行高密度养殖,蟹池载荷也越来越大。同时,伴随投饵量的不断增多,残饵、水生动物自身代谢产物的不断进入使得池塘封闭水体富营养化,尤其在强碱性和高氮低磷的养殖水体。更容易出现蓝绿藻类水华。出现蓝绿藻水华的水体表面往往形成一层绿色的油膜,以云斑状,带状在水面上漂浮,并有难闻的臭味,严重影响了河蟹的产量和规格,养殖户称之为“老绿水”。
笔者根据长期从事水产技术的经验。总结出一套清除蓝绿藻水华的方法,蟹池中一旦出现蓝绿藻水华,可采用如下措施:
1.换水。利用换水量的方法,把表层的肥水换掉,同时在排水口设置80目筛绢过滤,直接捞除滋生“老绿水”的蓝绿藻。
2.增氧。在晴天中午利用机械增氧的方法,增加底部溶氧。
3.控饵。选择性投喂饲料品种,尽量不投散料、粉料,避免饱食排泄和饲料散失而肥水,并减少投饲量。
4.施肥。不施或少施氮肥,适当施用磷肥,加速喜磷的硅藻类优势种群形成,抑制蓝绿藻的繁殖,在高温季节抑制蓝绿藻不可用生石灰。
5.调水。经常使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减少水体肥度。
213200江苏省金坛市直溪镇农服站耿中华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