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致富经]韩显英:进山建养殖基地养鱼赚千万【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致富经]韩显英:进山建养殖基地养鱼赚千万

[致富经]我就是不服输(20150731)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原来,2008年金融危机后,煤炭行情下滑严重,韩显英感觉卖煤炭挣不着钱了,便停掉了煤炭生意。她想把挣的500万元留给子女,自己和丈夫一道,回村里种地养老。

谁知回村后,韩显英竟发现了一个大商机,而这个商机却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韩显英:(这个产业)我也很看中,然后,我就给我们一个亲戚讲,一年要赚300万。

这个商机来自于村支书随口说的一句话。韩显英承包的山坡下有个一亩大小的水坑,村支书当时建议韩显英往水坑里放养些鱼苗,长成后味道一定很好。

韩显英大受启发,想到家乡河沟里的鱼确实美味,可在城里,很少能吃到,看来在河沟里养鱼确实是个商机,但这个商机有多大呢?

字幕:宜宾市南岸中心市场

这里是宜宾市区的一个菜市场。2008年底,为了了解本地水产市场行情,韩显英隔三差五就往这儿跑。在跟卖鱼的摊贩们聊天过程中,韩显英了解到,这个市场上85%的鱼都是从外地运过来的。她还发现,这个水产市场里销售量大利润又高的鱼是江团,当时每斤价格可达40元。韩显英判断,宜宾市场既然这么大,自己与其在山里小打小闹,不如大干一场。

韩显英:做大也是做,做小也是做,那肯定想做大,想在宜宾做到最有规模最有特色。

韩显英把养鱼的想法告诉丈夫,丈夫却十分生气,他担心好不容易才赚来的500多万元被韩显英打了水漂。

丈夫:养殖的本身风险很大,特别是水产养殖,它有四个风险,一个是人为的风险,二个是自然风险,三个它有经营风险,四个它本身这个东西河道防洪有风险。

在丈夫看来,500万元存款不但能保障夫妻俩安享晚年,还能为儿女留下很大一笔财产,到山里养鱼劳累又冒风险,实在没有必要;任凭丈夫劝阻,韩显英却有自己的想法。

韩显英:如果是儿女,你给他铺一条路,我把这条路创造出来,应该是一辈子可以走的。我还是说生活不会淘汰谁都会有追求,如果说你就将就这500万,钱也是在贬值的,500万什么都做不了。

卖煤炭的经历让韩显英认定,只要产品好,就一定能卖得好。为了在河水中成功养殖口感最好的鱼,韩显英专门去咨询了宜宾市的渔业专家。

袁昌兵:规范化的流水养殖一亩,从基础建设的话,就要投入十多二十万,风险应该更大些。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工系副教授郭正富:河道流水养殖它属于高度集约化养殖,它的技术要求更规范,生产条件要求更严格。

记者:流水养殖实际上要求更高?

郭正富:技术要求更高。

记者:出事的概率就?

郭正富:更高,这就要求我们有比较好的水源做保证,还有一个比较好的技术做支撑,还有一个比较好的一个环境做保证。

听了介绍,韩显英也有些担心,她这才知道,利用河道建设养殖场,水源、技术和环境出一点点问题,损失都将是全局性的。她把全家人召集起来,想听听大家的意见。丈夫依然强烈反对,儿女们却都一致支持母亲。

儿子:我爸爸特别反对,但是我们其他人的话,就是我妹妹,我妹夫、我,都特别支持她,都跟她说没事,万一钱赔了,没事,我们慢慢还,不用你担心。

女儿:无条件支持。

为了支持韩显英,儿子、女儿、女婿都从打工的地方回到宜宾县,有了儿女支持,韩显英再无疑虑,她决定要大干一场。

韩显英:有儿女给我撑起,我还是不怕,我还是敢走。

丈夫见一家人这么齐心,也只好勉强同意。

丈夫:只是勉强同意,不算支持。她必须要做,我也只好认可,因为毕竟夫妻。

为了找到最合适的养鱼场地,从2009年春节后开始,韩显英一家开着越野车在宜宾的山里到处寻找。找了近半年时间,终于在宜宾县高场镇山里发现一条叫母猪河的河流。

韩显英:这条河叫母猪河。

记者:因为这个石头吗?

韩显英:对。这条河很多文化。

母猪河是高场镇山里的一条河,因为河里一块神似母猪的大石头而得名。母猪河流域内没有工厂,农田也不多,水质非常好。但母猪河交通极其不便,养殖成本会因此提高很多。几年前也有人看重这里的环境,投资搞养殖,却赔了个底朝天。

村民敖德均:以前有个养鸭的,养了几千只鸭,他是亏本走了的,鸭子养好运不出去。

表弟李功兵:我们觉得有点冒险,因为一个她没有技术,二个因为这个环境她也不是很了解。

但韩显英认定,正因为母猪河远离城市,以后养出来的鱼质量才更好,别人想模仿都很困难。至于经验和技术,韩显英说自己并不是空白,她这么比喻道:

韩显英:就跟家里养的孩子一样,从小养到大,你就知道它的习性了。

2009年5月,韩显英在宜宾县水务局办理了手续,承包了6公里的河道。投资500万元,在县水务局和水产站的帮助下,从2009年6月,韩显英开始在母猪河上建设一个设计精巧的养殖基地。

基地呈阶梯状分布,建了28个鱼池,每个鱼池300平米左右。基地最上游是一个蓄水坝,蓄水坝将山泉水汇集起来,再由高到低流下来,不断冲刷鱼池。

韩显英深知自己经验不足,所以提前做了很多准备工作。谁知还不到一个月,她自己就出事儿了。

女儿黄丹平:我当时打电话,哇的一声就哭了。

丈夫:心里肯定很有怨言,你不干这个事就没这事了。

2009年7月5日下午,韩显英在基地干完活,到河滩上洗手洗脚。刚翻过护栏,一不小心,韩显英重重摔到河里,她躺在水里想往岸上爬,却发现怎么也爬不起来了。

韩显英:就是这个池子,这个池子打池底的时候,我就下去洗手洗脚,然后就一步梯踩滑了,但是当初倒下去的时候认为是没有问题,结果一个人爬了10、20分钟,爬起来了腰也立不起来,到医院去,医生就说瘫痪了,等片子出来,医生说。只差一点点,差头发丝那么点儿。

这次摔伤,韩显英脊椎骨磕在了河里大石块上,造成脊椎第十二节粉碎性骨折,幸亏手术及时才没有瘫痪。手术后,医生要求韩显英静养3个月,而韩显英在医院只住了18天,就犟着要回基地。

韩显英:为了事业,我挣家是很舍得干的。因为穷够了,我能够挣钱的时候,我是比一般的人亡命。

当时正是基地建设的关键期,韩显英放心不下,坚持要回去,家人怎么劝都不行,只好同意。回去后,韩显英每天都躺担架上,让两个女婿抬着到工地上主持工作。

记者:这样不累么,什么事情你都亲自来?

韩显英:不累,皮累心不累。

丈夫:我还是叫她不要动,你说怎么整,你说一声,有儿,有女婿,有女儿有我,我说我们看,她都不放心,她必须要看。她这个人也很任性。

韩显英把基地主打产品定为江团。2010年4月,她花了3万元钱购买了第一批一万多尾江团鱼苗投放到养鱼池。在水产站专家的指导下,江团长势良好,到2011年8月,每条江团已达一公斤重,眼看就能捕捞上市了。

第一批鱼就养殖得这么成功,韩显英心里十分期待,她计算着,以当时宜宾40多元一斤的价格,至少可以销售60万元。

然而,现在回忆起那批江团,韩显英却悲伤不已。

韩显英:我现在回忆起、想起、一看到我就觉得这两三天都不会平静。

女婿陈勇:当时心里面,脑袋里面就一片茫然,不知道怎么了。

2011年8月,宜宾县连续28天干旱。基地蓄水坝里水量不足。由于池内养殖的鱼密度很大,很容易缺氧,韩显英日夜都安排人守着池塘里的增氧机。

然而在8月24日的早上,意外还是发生了。

韩显英:没有办法了,就眼睁睁看着它死。

陈勇:当时开着车,直接一个刹车就蹬在下面,就懵了,什么都不知道,当时心里面就一片空白。

这一天早上,韩显英刚起床,女婿就跑来告诉她,增氧机不工作了,她跑到鱼池边,发现鱼池里的江团正一条一条死去。

情急之下,韩显英和丈夫找来竹竿,就像韩显英丈夫现在给记者演示的一样拍打水面。

记者:这样有效果吗?

丈夫:那个怎么行呢,根本没有效果,那么大的池子,300来个平方。明知没有效果,就是人的第一反应我能够救得活。

丈夫本来就十分反对进山养鱼,当初不断跟妻子提醒风险,可她就是不听,500多万全投了进去,却接二连三出乱子,第一批江团眼看就全军覆没,想到这些,丈夫心里更加气愤,正想发火,可往韩显英那一瞧,自己却吓了一跳。

丈夫:当时就是想到再骂也无济于事了。

韩显英:当时就在这个前面一点就昏了,后来我女儿把我怎么弄起来的我都不知道了。

丈夫还没发出火,韩显英就已经晕倒在地,几分钟后等她醒过来,池子里一万多斤江团全死了。

几天后,宜宾终于下起了雨,可韩显英一直期待着上市的第一批江团已经全部死亡。她的创业陷入了困境,存款全花完了,基地两年内又没有收入,万一再有别的风险怎么办?一想到这些,韩显英心里就觉得特别苦。

韩显英:命苦。创业是自己犟着要做,有一些东西你给儿女说不清楚,给老公也是遭骂,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是憋在心里一个人想。

鱼死之后,一连几天,全家人都一直这样消沉着。

就在这时,却有一个大喜讯传来,基地又出现了久违的笑声。

一家公司连续几天都派人到韩显英基地参观,还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惊讶的方案。原来这家公司也看好河道流水养殖,看到韩显英基地已经建设起来,就希望以1000万元的价格买下这个基地。

丈夫:我就觉得赚上四五百万,我本身有四五百万,我一千万,我还是愿意(卖掉),因为我比较现实,我就想好好地过一生算了。

女儿:把它卖掉,然后她自己拿着那个钱过生活,我妈的话可以日子可以过的好过一点,不用受那么多苦,不用受那么多罪,然后也不用操那么多心

丈夫和女儿不愿韩显英受苦受罪,早已有了卖掉基地的念头。但韩显英态度却非常干脆--不卖。

韩显英:这个产业是我发展的,前景也应该是很好。

记者:就是您不愿意卖?

韩显英:不愿意,因为,我是不服输的。

[致富经]韩显英:进山建养殖基地养鱼赚千万【库百科农业网】

2011年年底,韩显英从宜宾县农业银行贷款90万元,熬到2013年年初,第二批6万斤江团终于顺利上市。

为了打开销路,韩显英带着自己养殖的江团到宜宾的一家大型饭店推销,她带着自己养殖的江团,请饭店经理品鉴。

饭店厨房用韩显英养殖的江团做了一道经典川菜--水煮江团。

为了考察江团的品质,当时饭店用的是最简单的做法,只使用了少量豆瓣酱、酸菜和辣椒熬制成汁,加入江团鱼片,结果煮熟后味道非常鲜美。

宜宾某饭店经理梁国英:感觉就是跟田里面喂的,还有农村里面土生土长的鱼质差不多。

这家饭店同意先试用一段时间,结果只用了一个周末,他们就决定开始正式订购韩显英的江团。

梁国英:因为我们这个店的婚庆,寿庆的时候非常多,周六的话我们主要用她的鱼就是一种干烧鱼,桌上的话那个鱼都是一扫而光的,都是扫得光秃秃的。

记者:那以前会留下吗?

梁国英:留下,以前话就是上面的吃了,下面的都没人吃,现在上面的和下面的都吃了。

用相同方法,韩显英又到另外几家饭店和酒楼推销,没多久,第二批江团被订购一空,这一批鱼的销售额是200多万元。韩显英还在宜宾市开设了一家鲜鱼门店,也很快就打开了市场,平均每天可销售鲜鱼500斤。2014年,韩显英销售额达1300多万元。

韩显英:里面坐,里面坐。

采访快结束时,韩显英的第一家以江团为特色的火锅店在江边正式开业。

食客:越煮越嫩。

食客:肉很紧,煮不烂。

韩显英告诉记者,这样的火锅店,她还准备继续开分店,分店如果今年超过10家,她的养殖场就必须再扩大规模了。

节目播出前夕,韩显英给记者打来电话,她的第二家火锅店也已经开始营业。

本文由中央电视台七套《致富经》栏目提供,财富无处不在,行动成就梦想!《致富经》栏目感谢您的关注!

CCTV-7《致富经》栏目播出时间:

首播:每周一至周五21:17——21:47

重播:每周一至周五13:42——14:12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