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入冬海鲜价“蹦高” 涨幅20%到35%不等【库百科农业网】
福建福州入冬海鲜价“蹦高” 涨幅20%到35%不等
入冬气温骤降,海上风浪大,渔民出海捕捞次数减少,榕市场海鲜量少,价格纷纷“蹦高”。东南快报记者昨日走访榕海鲜市场发现,多数海鲜价格一星期内涨幅在20%到35%不等,个别海鲜价格三个月内涨势凶猛,其中,大黄鱼批发价相比九月份涨幅高达95%。
昨日,在庆城农贸市场,一贝类摊主表示,大文蛤的售价是每斤12元左右,相比上个礼拜每斤涨了2元,涨幅为20%,花蛤每斤8元,比上个星期每斤贵了1元。此外,鱼类以及甲壳类的价格也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其中,梭子蟹一周内的涨幅高达33%,目前梭子蟹的市场价在45元/斤左右。带鱼一周内价格也同样上涨了20%,一星期前的售价是25元/斤,现在的价格则是30元/斤。
九节虾涨价幅度较大,三个月前九节虾的售价是每斤168元左右,如今的价格却高达212元/斤,涨幅达26%。
据福建海峡(马尾)水产品交易中心数据显示,本月大黄鱼(300克≤条重<400克)的批发价是32元/公斤,相比9月份21元/公斤上涨了52%。本月梭子蟹(300克≤只重<400克)的批发价是70元/公斤,相比9月份36元/公斤涨幅高达94%。
海鲜价格的上涨也使得销量不尽如人意,在贝类摊前,东南快报记者看到花蛤、海蛎、文蛤的数量都不是很多。某摊主说,往日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售出100斤左右,现在天冷了,市场也是冷冷清清的,一天能卖出50斤算是不错的了。现在货源也少了,进货量自然也同步下降了。
对于海鲜价格水涨船高的现状,海鲜经销商陈先生分析说,市场海鲜量少是海鲜价高的一大主因。冬季气温低,海上风浪大,天气寒冷,渔民出海捕捞的次数减少了,海鲜量自然就不多了,价格也因此上涨。
除此之外,相比其他农副产品,海鲜受生产、运输等环节的影响更大。冬季养殖成本以及运输成本都相对提高了10%左右,这些自然就附加在海鲜价格上了。
而对于接下来的海鲜价格走势,业内人士预测,随着气温越来越低,出海捕捞量也将进一步下降。另外,临近年末,正是筹备婚宴喜事的高峰期,海鲜市场需求量增加,届时供不应求时,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