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小型水库培育罗非鱼鱼种技术【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小型水库培育罗非鱼鱼种技术

我市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山塘水库众多,占全市已养水面的92%。东阳市北江渔场是我市主要的罗非鱼养殖单位,年产罗非鱼120多吨。该单位从2004年起承包当地的水库进行鱼种培育,摸索出一套较为可行的小型水库培育罗非鱼鱼种的养殖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一、养殖前准备

拦鱼设施建设:在进排水口及溢洪口等处,用直径为1厘米的钢筋做成拦鱼栅,每根钢筋间距10厘米左右,拦鱼栅前再拦一层夏花网片。以防野杂鱼及其鱼卵进入,并防止罗非鱼种逃逸。

水库清整:在完成水库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后,对库底进行了清整,以利于拉网捕捞。

消毒清塘:养殖前1个星期,每亩用200~300千克生石灰进行带水清塘,最深处水位在1米左右。

基肥投放:为了保持水库清洁,基肥投放的数量要适量,大约平均每亩施用粪肥200~250千克,施用前须经发酵腐熟,并用5%~10%石灰进行消毒处理。

二、苗种放养

放养时间:在每年的6月30日前、水温回升并稳定在18℃以上时进行放养,宜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

放养规格:规格在2厘米左右,共放养10万尾左右。放养的鱼苗必须规格整齐,体型完整,游动灵活,体色纯正。

放养前消毒:用3%~4%食盐水或1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浸浴鱼体5~10分钟,以防病原带入。

放养地点选择:苗种放养地点尽可能选择在向阳的浅水区。

混养品种、规格、数量:平均每亩混养白鲢3000尾,花鲢1000尾,规格为2.5~3厘米的夏花。

三、饲养管理

早期投,喂的主要是原料为豆粕和玉米,经发酵提炼后的废弃料。投喂量为每万尾每天0.3~0.35千克,后期要增加投饲菜籽饼、麸皮等饲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每天早上9点、下午3点各一次。投喂要做到“四定”,以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苗种健康生长,特别是饲料必须要使用当天的。如果没有,可改投配合饲料,投喂最为每万尾每人0.25~0.3千克。

四、日常管理

巡塘:鱼苗投放后,必须坚持每天早晚巡塘,检杳水库进出水口及溢洪口防逃设施,观察鱼苗生长情况及鱼病发生情况。

水质管理:放养初期,水深控制在1.0~1.2米,后在2个月内逐步加深全水库正常水位(平均水深4米左右)。

汛期管理:要做好水库进出水口及溢洪口防逃设施的加固工作,检查修补防逃网,及时清整疏浚进排水渠及溢洪道,保证进排水通畅。在夏天七八月份高温季节,每个月要施用一次生石灰防病,浓度为15~20克/立方米。

五、捕捞收获

每年的11月20日左右开始起捕,起捕前先将水排出50%,再用大网拉,在拉了二三网、40%的鱼起捕后,继续放水至30%水位,再拉两网,此时80%以上的鱼可起捕,最后再清库捕捞。捕捞时,操作要仔细,以防因鱼种受伤而降低越冬成活率。

每年可捕捞规格为6尾/千克的罗非鱼鱼种8万尾,15吨左右。起捕的鱼种马上经消毒放入温室进行越冬培育。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