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鱼混养的优点、原则和混养模式【库百科农业网】
池塘养鱼混养的优点、原则和混养模式
混养是池塘养鱼稳声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混养包括:
①在同一养殖池内混养7~10种不同的养殖鱼类,且可达到共生互利的目的;
②同一种养殖鱼类不同年龄、不同规格同池混养;
③多种鱼类及其不同年龄、不同规格同池混养。
1.混养的优点
混养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充分的合理的利用养殖水体与饵料资源 我国目前养殖的食用鱼,其栖息生活的水层有所不同,鲢、鳙鱼生活在水体的上层,草鱼、团头鲂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而青、鲤、鲫鱼则生活在水体的底层。将这些鱼类按照一定比例组合在一起,同池养殖,就能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空间,充分发挥池塘养鱼生产潜力。
我国池塘养鱼使用的饵料,既有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各种水旱草,还有人工投喂的谷物饲料和各种动物性饵料。这些饵料投下池后,主要为青、草、鲤鱼所摄食,而碎屑及颗粒较小的饵料又可被团头鲂、鲫鱼以及多种幼鱼所摄食,而鱼类粪便又可培养大量浮游生物,供鲢、鳙鱼摄食。因此混养池饵料的利用率较高。
(2)可以充分发挥养殖鱼类共生互利的优势 我国的常规养殖鱼类多数都具有共生互利的作用。如青、草、鲂、鲤等吃剩的残饵和排泄的粪便,可以培养大量浮游生物,使水质变肥。而鲢、鳙鱼则以浮游生物为食,控制水体中浮游生物的数量,又改善了水质条件,可促进青、草、鲂、鲤鱼生长。而鲤、鲫、罗非鱼等,不仅可充分利用池中的饵料,而且通过他们的觅食活动,翻动底泥和搅动水层,可起到增加溶氧的作用,促进池底有机物的分解和营养盐类的循环作用。
(3)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多种鱼、多种规格的鱼同池混养,不仅水体、饵料可以充分利用,而且病害少、产量高,从而降低了养殖成本,增加了经济收入。
2.混养的原则
混养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鱼相互之间的关系,避害趋利。
(1)青、草、鲤、鲂鱼(俗称吃食鱼)与鲢、鳙鱼(俗称肥水鱼)可以混养 由于吃食鱼与肥水鱼在食性、生活水层上的不同,同池混养时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在不施肥的情况下,每长1千克吃食鱼,可带出0.5千克的肥水鱼。渔谚说“一草养三鲢”就是这个道理。
(2)青鱼与草鱼一般不可混养 青鱼较耐肥水,而草鱼则喜欢清水,故青鱼、草鱼是不能同池混养的。即使混养,草鱼的放养量只能占青鱼放养量的25%,以充分缓解青鱼、草鱼在水质要求上的矛盾。
(3)鲢鱼与鳙鱼的关系 鲢鱼以浮游植物为饵,鳙鱼以浮游动物为饵。鲢鱼争食性强,大量吞食浮游植物,势必影响浮游动物的生长。因而鲢鱼、鳙鱼同池混养时,鲢、鳙鱼的放养比例一般宜控制在3:1~5:1,即每放3~5尾鲢鱼,顺带放养l尾鳙鱼,以解决它们在饵料上的矛盾,达到都能获得较好产量的目的。
(4)鲤、鲫、鲂与青、草鱼的关系 青鱼吃螺蛳,草鱼、鲂鱼吃草,鲤鱼、鲫鱼为杂食性的。这些鱼类同池混养,也能起到共生互利的作用。一般每放1千克青鱼种可配养规格为20克左右的鲤鱼2~4尾;每放1千克草鱼种可放规格为8-20克的团头鲂6~10尾,还可适量搭养一些鲫鱼。
(5)罗非鱼与鲢鱼、鳙鱼之间的关系 罗非鱼为杂食性的,也能摄食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在食性上与鲢鱼、鳙鱼有一定的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在饲养管理上,上半年重点抓好鲢、鳙鱼的饲养,促其加快生长,自7月下旬开始捕捞鲢、鳙鱼陆续上市,腾出水体和饵料,促进下半年罗非鱼加快生长。
(6)同种鱼不同放养规格之间的关系 2~3龄的青草鱼,可放占总量的70%~75%,同时搭养20%~25%的2龄以下青草鱼和5%~l0%的1龄青草鱼。鲢、鳙鱼同样也可放3种规格的,即250克/尾、100~150克/尾和13厘米以上的1龄鱼种,放养比例根据轮捕轮放要求确定。大规格的当年养成商品鱼,中小规格留作下一年的鱼种。
3.混养的主要模式
根据混养原则,目前我国各地形成了多种混养模式。这些混养模式与鱼种、饵料来源、养殖习惯以及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精养鱼塘,一般亩产量都可达500千克以上。主要混养模式有以下几种。
(1)以草鱼为主的混养模式 该模式以饲养草鱼为主,草鱼种通常放养三种规格,出池时草鱼产量要占总产量的35%。该模式适宜湖南地区水草资源比较丰富,或饲料地较多,可以种植大量鱼饲草的地方采用。
(2)以团头鲂为主的混养模式 团头鲂生长快,产量高,肉质好,很受消费者欢迎,目前市场上的需求量较大。该模式既适宜水旱草饵料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又适应使用团头鲂的配合饵料来源较方便的地区,因而该模式有着较大的发展前景。
(3)以异育银鲫为主的混养模式 异育银鲫为优质淡水常规鱼类,饲养容易,种子来源广,饵料易解决,养殖产量高,鱼肉品质好,是目前水产品市场上最热销的品种之一,需求量很大。
(4)以鲢、鳙鱼为主的混养模式 目前在全国各地仍然是一种主要的养殖形式,特别是城郊养鱼大多采用这种模式。该模式主要以施肥为主,还可和畜牧业结合起来,发展为鱼猪结合、鱼禽结合、鱼猪奶牛结合等多种生态养鱼模式,本模式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生态效益也好,是今后池塘养鱼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上介绍的四种混养模式,是目前西南地区比较普遍也比较典型的常规鱼混养模式。在生产实践中,要根据鱼池、气候条件、鱼种、饵料来源、饲养管理技术和养殖习惯来选择,也要根据市场需求与变化,不断加以调整与完善,使养殖模式更加科学。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