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常见疾病的防治【库百科农业网】
黄鳝常见疾病的防治
1.感冒。①病因及症状:由于水温骤然变化超过±5℃,使正常运动的生理因素跟不上体外温度的变化,引起鳝体皮层渗透后的不平衡和体液代谢受抑及体温调节通路闭塞所致。发病时黄鳝皮肤失去原有光泽,严重者呈休克状态。此病多发于夏季。
②防治:加强水温、水质控制。换水时水温温差不超过±5℃。换水时,水应先冲入池中缓冲坑,且应细流注入。所换新水,每次不可超过全池老水的1/3,综合状况好时或已造成水体极度恶化时,可适当多换一些,但注水不可太急。
2.发烧。①病因及症状:该病主要是由于人工放养密度过大又不及时换水,致使黄鳝分泌的黏液大量积聚、发酵、释放大量热量而使水温骤升,水中溶氧下降,抑制和破坏了黄鳝的正常代谢而引起黄鳝发病,病鳝表现为离穴,神经质窜游,相互缠绕翻滚,体表黏液脱落,头部肿胀,极度不安。
②防治:更换池水,同时进行泥下增氧。降低放养密度,及时换水。用0.07%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按每平方米水体5毫升的用量泼洒全池。混养部分泥鳅,(www.613935.com)以增加污水清残能力。
3.缺氧症。①病因及症状:由于鳝池内水体温度较高,各种理化反应加剧而没有及时处理,使水体溶氧下降,造成缺氧。此时黄鳝无法抬头呼吸空气,使机体呼吸功能紊乱、血液载氧能力剧减而导致头脑缺氧。病鳝表现为频繁探头于洞外,甚至长时间不进洞穴,头颈部发生痉挛性颤抖,一般3~7天后陆续死亡。
②防治:严格进行测控管理,保持水体的综合缓冲能力。高温季节时,要及时进行增氧、降温预防疾病发生。发病后要立即换水,同时进行高密度泥底增氧。及时捞出麻痹瘫软的病鳝,以减小载体负担。
汪灿欣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