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常见鱼病的防治方法【库百科农业网】
冬季常见鱼病的防治方法
冬季,气温下降,养殖鱼类进入了越冬期,鱼类投喂已经停止,大规格鱼类均已捕捞上市。养殖户经一年辛劳,误认为已经到了渔业休闲季节,容易放松日常管理和鱼病防治。
其实,这期间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龟病防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必须引起重视,以防损失。笔者向大家介绍几种冬季常见的鱼病及防治方法。
1.竖鳞病
越冬时亲鲤易发生此病,症状为体表粗糙,鳞片竖起似松球状,鳞的基部水肿,稍压有液体流出。
防治方法:
在发病初期给池塘冲注新水;另外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负体15分钟。
2.萎瘪病
主要由于放养密度过大,加上冬季不管不问,造成鱼种营养不良、鱼体干瘪、消瘦、头大身小、体色发黑、死亡严重。防治方法:
①控制适当的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
②加强饲养管理,尽量减少停食时间。在晴天上午气温升高时,适量投喂一些精饲料。特别是越冬前多投喂一些富含脂肪的精饲料,保证鱼种吃饱吃好。
3.冻伤
当池塘水温降到1℃时,鱼类就进入麻痹状态;当水温继续下降,草鱼、鲢、鳙就会冻死。
防治方法:
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如加深池水;另外在气温高时,适当投喂豆饼、菜籽饼等,增强鱼的抗寒能力。
4.水霉病
常因鳞片脱落、皮肤损伤感染水霉菌引起。当菌丝大量繁殖生长,呈现棉絮状,灰白色,肉眼可见。
防治方法:
①控制越冬池鱼类密度,加强饲养管理,避免在水温10℃以下拉网捕鱼。如一定要拉网捕鱼,操作要尽量仔细,以免鱼体擦伤、冻伤。
②用3%食盐溶液浸洗鱼体15~20分钟。
③水霉康或水霉净全池泼洒,浓度都为0.15毫克/升。
④鱼虾菌毒速克或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每亩水面水深1米都用200毫克,连用两次。
5.小瓜虫病
由小瓜虫寄生在鱼的皮肤、鳃、鳍等处引起,肉眼可见病灶处有许多小白点,严重时皮肤上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病鱼游动迟缓,漂浮水面;有时集群游动,鱼身不断与其他物体摩擦,不久成批死亡。
防治方法:
每亩水面用鲜辣椒250克、生姜100克煎水全池泼洒。
6.白云病
此病多发生在水温15℃以下,病鱼体表粘液分泌较多,头部、鳍及体表形成一层白色浆膜,尾部、鳍部较明显。发病严重时可并发竖鳞病。病鱼体质消瘦,食欲不振,头常伸出水面,见人反应迟钝。
防治方法:
每月可投喂抗生素药饵2~3次;发病后,鱼体用3%~5%的食盐浸洗10~15分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7.赤皮病 鲢、鳙、鲤等鱼类易感此病,大多因冬季拉网操作或运输过程中皮肤受伤、细菌侵入鱼体所致。
感染后病鱼体表局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呈现块状红斑。
8.赤鳍病 黄鳝、泥鳅及温室中的胡子鲶、罗非鱼最易感染此病。
病鱼胸鳍、臀鳍、体表充血、发红,肛门红肿发炎,继而出现血斑,并逐渐变为深红色、肠管糜烂,进而并发水霉病。
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 秋季投喂优质饲料,尽量延长投饵期,为鱼类越冬提供充足营养。
越冬开始后选择天气晴好、气温较高的中午,适量投喂饵料以提高鱼体抗病力,减少越冬期间的体重损失。
(2)药物预防 越冬开始前内服1个周期的抗菌药,停食后全池泼洒1次消毒剂。
平时应加强观察,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3)越冬管理 定期加注清水和补水,保持正常水位。
加强巡塘工作,越冬期的早、中期应各安排1次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特别是捕捞之前应检查有无鱼病,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治疗措施
冬季水温较低,鱼类一般很少发病,但一旦发病主要采用全池泼洒药物方法防治。
(1)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
(2)泼洒二氧化氯,浓度为0.5~1毫克/升,间隔2~3天再泼一次,连用3次。
(3)泼洒季铵盐络合碘,浓度为0.6毫克/升,3天后再泼1次。
(4)发生白云病时,可用1毫克/升硫酸铜溶液全池泼洒,隔天后再用二氧化氯或季铵盐络合碘全池泼洒1次。
由于冬季水温较低,药物杀菌效力低于高温季节,且药效较慢,因此,用药时可视具体情况,适当增加用药量,以提高药物防病效果。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