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池塘鱼种鱼苗放养技术【库百科农业网】
春季池塘鱼种鱼苗放养技术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抓好春季鱼种放养管理工作是养殖生产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管理环节,直接关系到全年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因此,要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认真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池塘整修
铲除池塘四周杂草,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平整塘底,加固池埂,堵塞漏洞,疏通进排水渠,检修配电线路、投饵机、增氧机、抽水泵等机电设备。
二、池塘消毒
让池底冻晒一个冬季后,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用量分别为75-100千克/亩和5千克/亩,方法是加水化浆后全池泼洒,以杀灭病原体及野杂鱼。通常选择生石灰消毒效果较好,不仅能起到调节pH值,改良底质的作用,为鱼类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而且还能增加养殖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满足鱼类生长对钙质的需求。保持优良的水质环境。
三、施肥肥水
待消毒药性消失后,于放苗前7-10天投施基肥,将用畜禽粪(最好是鸡粪)、生石灰、磷肥混合堆沤发酵而成的有机粪肥施入池底,一般投施量为200-300千克/亩,然后向池内注水至0.8-1米(进水口应设置30目筛绢进行过滤以防野杂鱼及鱼卵进人),以培育浮游生物,一星期后可见鱼池水体中有大量的浮游生物繁殖起来。3-4天后再追施EM菌、单细胞藻类激活素等,增强培水、净水效果。
四、鱼种选择
应根据池塘条件、饲料来源、养殖者技术以及当地市场需求等因素有针对性选择放养鱼种。合理搭配放养品种,才能取得较高的养殖产量和较好的养殖效益。
五、鱼种质量
同龄的鱼种应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肌肉丰满、色泽鲜明、鳞片和鳍条完整、无伤无病、游泳活泼,溯水力强;在网箱暂养密集时,鱼种头向下尾朝上,看上去只见尾巴扇动不见头;离水后鱼尾不弯曲,口和鳃盖不张开,跳动猛烈不停;鱼种体表和鳃丝无寄生虫,鱼种体表和鳞片完整无损伤。
六、放养模式
坚持突出主养,科学配养的原则,(www.613935.com)一般主养鱼占70%-80%,配养鱼占20%-30%,当主养鱼确定后,根据实际情况科学搭配混养鱼种,是为了充分利用养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以提高单位面积养殖产量,增加养殖效益。因此,搭配鱼种应视主养鱼种类而定,通常以滤食性的鲢鳙鱼为搭配混养对象,而鲤、鲫、草鱼等为次选品种,其余的搭配鱼种应视对主养鱼影响大小而定,食性相近或相同的鱼应尽量少搭配混养或不搭配混养。要尽量增加大规格鱼种的放养比例,以尽快达到商品规格,提早上市销售,降低池鱼密度,增加养殖效益。
七、鱼种消毒
对鱼种进行消毒是切断病原体传播,预防鱼病发生的有效途径。鱼种放养前,用3%-5%的盐水浸洗10分钟左右,也可用20毫克/千克高锰酸钾浸洗10-20分钟,以杀灭病源菌和寄生虫,减少鱼病的发生,提高鱼种放养成活率。消毒时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药物要现配现用;二是药物剂量配制要准确,避免药量不足或用药量过大;三是浸洗时间要适当,发现鱼种有忍耐不住现象时,应立即加水稀释或放入池内。
八、鱼种放养
选择初春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水温8℃以上)时进行鱼种放养,切忌在雨雪刮风天气时放养鱼种。放养点应选择在池塘避风向阳处,将盛鱼的桶(盆)放入水中稍作倾斜缓慢地让鱼儿自行游入池中。若水温相差超过3℃以上时,需将鱼种调温后再放入池水中,让其逐渐散开适应养殖池水温度。
九、鱼种投喂
一般鱼种入池3-4天后,已基本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此时可开始投喂。投喂易消化的嫩草及营养合理的颗粒饵料,饵料投喂应坚持“四定”原则。即:定点投喂,在避风向阳处安装投饵机,设置食场;定时投喂,在上午9:00-10:00和下午3:00-4:00各投饵1次;定质投喂,投喂的饵料应新鲜,营养丰富,不投喂过期变质的饵料;定量投喂,一般投喂量为池鱼总体重的1%左右,开始抢食后逐渐增加到1.5%-2%,随后转入正常的春季养殖。
十、做好塘口记录
认真填写塘口记录,记载好鱼种放养日期、品种、规格、数量及来源等,为日常的养殖生产管理提供依据。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