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娃娃鱼饲养管理和病虫防冶【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娃娃鱼饲养管理和病虫防冶

一、幼体饲养管理

1.放养池和种苗消毒

在幼体放养前10天,放养池要用石灰和敌百虫消毒、杀灭水蚤等有害生物。种苗运回后或放养前,用呋喃类药0.2克或亚甲基蓝0.5克对水浸泡种苗5分钟,然后即可把种苗投入池内。

2.饵料

娃娃鱼幼体摄食能力较好,故要勤投适口饵料。幼体刚入池后多投小昆虫、蛋黄等。过一段时间投喂鱼浆和肉浆。饵料质量要好,防止品种单调导致幼体缺乏微量元素,影响其生长。

3.水质管理

幼苗池面积小、水位浅、放养密度较高,水质难以自然平衡,因此幼苗池内要每天换水一次,换水前亦要将池内废水、残渣排除干净。幼苗池水透明度为40厘米左右,pH值6.8—8.6为佳。

4.日常管理

娃娃鱼幼苗人池后,每天要做好气温、水温、投料的品种、投喂量及观察幼苗活动记录。幼苗人池后,可能受新环境和气候的影响,有10天左右时间不会摄食,即使不摄食也不会死亡。幼苗人池后,不要忙着加水,而是先要进行为期10天左右时间干千湿湿环境饲养。10天后逐步加水,使池水保持10厘米即可。池内放些石块,以供幼体娃娃鱼爬上活动。如发现有个别弱苗,要分开单独饲养。

二、成体饲养管理

娃娃鱼在养成时,要根据体重大小分类饲养。一般要求每公斤娃娃鱼的饲养池面积不少于0.5平方米,以1平方米较合适,且每池以养2只为宜。对新调进的娃娃鱼应分开饲养,使新娃娃鱼和原养娃娃鱼逐渐接近、熟悉,估计不会发生咬斗时才能合并养在一起。

养成时,池水既要保持微弱的流水,使水质清新,又要保持水位稳定,防止池水过满或干涸。夏季气温高,应经常向池内冲水,冲水次数每日2—3次,每次约1小时,冲水大都安排在夜间,白天娃娃鱼卧居洞内,可每隔1小时淋水一次;春、秋季节,每月冲水一次即可;冬季可减少为一周一次。同时要及时清理排除池内粪便、反吐的残饵,以及腐臭的饲料等,以保持饲养池环境清洁卫生。

娃娃鱼的食量不大,但要求质量较高,并且适量按时,一般每天投喂两次,上午8点和下午5点各一次。如投喂蛙类,可在池中放置浮于水上的木条,供蛙栖息,不致长时间氽水而窒息死亡,在晚上可将木条拿掉,蛙在池水中慢游时,娃娃鱼即可捕食。有条件的饲养场,还可建立蛙、蚯蚓、虾培育场,以保证经常有适口性好的饵料供应。

娃娃鱼的翻越能力很强,凡池内有可能逃越的地方,都要装置防逃设施。

三、病虫防治

随着娃娃鱼养殖发展,放养密度提高,为了减少疾病和虫害发生,必须做好预防工作。

①娃娃鱼放养前,需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按常规量对养殖池灭菌消毒。

②娃娃鱼幼苗入池前,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分钟,浓度为4PPM。

③娃娃鱼放进池后,要定期泼洒亚甲基蓝和硫酸铜溶液,防止水霉病和寄生虫。一般每隔半个月,按每立方米水体用呋喃类药0.2克泼洒全池,防止皮肤溃烂。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