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的习性【库百科农业网】
黄鳝的习性
黄鳝体细长,一般体长25—40厘米,前部圆筒状,后部渐侧扁,尾部尖细,其形如蛇。头部膨大,前端略呈圆锥形。吻端尖,口裂伸越到眼后。眼小,为皮膜所盖。上颌稍长于下颌。唇发达,下唇更为肥厚。上颌、下颌及腭骨上有细牙,呈圆锥形。鼻孔2个,前鼻孔位于吻端,后鼻孔在眼前缘上方。体粘滑无鳞。无须。无胸鳍和腹鳍;背鳍及臀鳍退化成皮褶,与尾鳍相连接,尾鳍小。全身只有脊椎骨1根,无小刺。体背面为黄褐色,腹面为灰白色,全身布有不规则的小斑点。鳃不发达,由口腔及喉腔的内壁表皮作为呼吸的辅助器官,能直接吸人空气,故离水后不易死亡。
黄鳝的习性
黄鳝为底栖生活鱼类,适应力很强,在各种淡水水域中几乎都能生存,尤喜在稻田、沟渠、池塘等静水体的埂边钻洞穴居,喜栖于腐殖质多的水底淤泥中,在水质偏酸性的环境中也能很好地生活。个体大的黄鳝多栖息于池塘河道;比较小的黄鳝多栖息于水田浅沟。
主要活动规律是春出冬眠,昼伏夜出,白天很少活动,一般静伏于洞内,温暖季节夜间活动频繁,出穴觅食,有时守候在洞口或出洞捕食。黄鳝生长发育适宜水温为15—3013,最适温度22—25C,当水温降到1012时,摄食量明显减少;水温降到10C以下时,黄鳝完全停止摄食,钻人土下20—30厘米的地方隐居。
冬季,黄鳝栖息处干涸处,黄鳝能潜入土层深处越冬达数月之久。每年3月后,当水温升高时,黄鳝移至地表洞穴,开始寻食生长。6—8月是黄鳝活动的旺季。夏季,水温达到30C以上时,黄鳝出现不适反应,严重时,白天浮游水面,停止摄食,有死亡的危险,应采取降温措施。10月以后逐渐停食冬眠。
黄鳝的食性
黄鳝为肉食性的鱼类,喜吃新鲜活物。由于视力退化,又多在夜间活动,主要靠嗅觉和触觉觅食。当食物接近嘴边时,张口猛力一吸,将食物吸进口中,所以黄鳝吃食时总是发出“扎扎”的响声。
在自然条件下,黄鳝幼苗阶段主要摄食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和原生动物等大型浮游动物;鳝种阶段捕食水生昆虫、蚯蚓,有时也食有机碎屑、丝状藻及其他浮游植物,成鳝主要捕食螺蛳、蚬、河蚌、虾类、小鱼、蝌蚪、幼蛙、蚯蚓、落水的虾蜢、蝇蛆以及其他各种陆生昆虫。饵料不足的情况下,黄鳝还有自相残食的习性。黄鳝性贪食,在夏季活动旺盛时,摄食量大。黄鳝也较耐饥饿,长时间不吃食,也不会死亡,但体重明显减轻。
黄鳝的生殖习性
刚孵化出的鳝苗长13毫米,出生后一周年,体长达到25厘米左右时即达性成熟,怀卵数依个体的大小而异,一般200—800粒,个体大的黄鳝产卵数可达1000粒。从重量上看,黄鳝体重在25克至50克的(www.613935.com/),卵量较多,颗粒较小,每条每年产卵200—400粒,最多产1000粒;体重在75克左右的,不仅卵量多,颗粒大,且饱满发亮,金黄色,有弹性;体重100克左右的黄鳝卵巢较小;体重在125克以上的无卵。
黄鳝的繁殖季节较长,约在5—8月,盛期为6—7月,卵生,一般在所栖息水域的岸边产卵,有时也产于水生植物或被水淹没的乱石间。产卵时,雌鳝先在洞口外水面吐出一团泡沫,然后把卵产于泡沫之间,卵分批产出,受精卵借助泡沫的浮力在水面发育和孵化。雌雄亲鳝均有护卵习性。
雌鳝两侧的卵巢是不对称的,左侧发达,右侧退化,成熟的卵呈金黄色,相对密度比水稍大,无粘性,孵化时间较长,约150小时出膜。
黄鳝在生理上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雌雄同体和性逆转,即在没有外加因素的情况下,黄鳝能自身由雌性变雄性。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