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卤虫养殖及(丰年虫)加工技术 [农广天地]【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卤虫养殖及(丰年虫)加工技术 [农广天地]

卤虫养殖及(丰年虫)加工技术 [农广天地]  视频来自:CCTV农广天地

[农广天地]卤虫养殖及加工技术(20130821)

卤虫的主要用途,是供给刚刚孵化出来的鱼苗、虾苗、蟹苗食用,可以说,卤虫是水产养殖业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天然生物饵料。近些年来,我国的卤虫养殖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卤虫养殖具有投资少、生长快、周期短等优点,是沿海渔民和内陆盐湖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项目。

本片首先讲解了卤虫的用途,然后又介绍了卤虫的生物学特性,接着又详细地讲解了卤虫的养殖技术,最后还介绍了卤虫的加工方法。

卤虫,也叫丰年虫、盐水丰年虫、盐虫子,是一种广温、广盐、广分布的小型低等甲壳动物。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盐水丰年虫科。成虫身体细长,分节明显,分头、胸、腹三部分(www.nczfj.Com/)。平常所见雌虫体长1.0~1.5cm,个别可达2.0em,雄虫一般不超过0.7cm,卤虫在一般盐水中,体表呈灰白色;但生活在高盐水体中,体色变红,个体变小;在盐度较小、藻类繁殖较旺的水域中,体色呈藻类颜色,常为黄绿色。

卤虫为蜕皮生长(一生脱皮12~15次),发育有变态,以卵孵出的无节幼体至成虫期,个体差别很大。初孵出的无节幼体,在1--2d内具有多量的卵黄,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干重含蛋白质约60%,脂肪约20%),是鱼、虾、蟹幼体的良好饵料。特别是卤虫的休眠卵能长时间保存,需要时可随时孵化,在24h内获得幼体,既简单又方便,也容易保证供应。目前,世界各国的水产种苗场在进行鱼、虾、蟹的育苗生产中已普遍使用卤虫无节幼体为活饵料。卤虫的成体营养也很丰富,是鱼、虾、成体的好饵料。

卤虫适应性强、分布广,但也受气候、地理环境的制约。我国河北、山东、辽宁及内蒙古卤虫资源最为丰富,南方主要是成体分布,休眠孵的数量很少。卤虫属杂食性,以细菌、酵母、单胞藻、小型原生动物和腐败的有机碎屑为食,是典型的对饵料颗粒不加选择的滤食性动物。饵料颗粒大小以50p.m以下为宜。不同地区的卤虫对环境因子有不同的适应范围,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卤虫卵孵化和成体培养过程中,对盐度、温度、pH等主要环境因子加以调整、控制,从而提高效率,满足生产。不同品系、不同地区、不同饵料喂养的卤虫,在某些必需脂肪酸含量上存在差异,在对水生动物进行投喂时,可用强化培养方法解决。

卤虫无节幼体或去壳卵具有高营养,所以卤虫的培养技术不仅仅是成体的培养技术,还包括卤虫休眠卵的制备、孵化和化学去壳等技术。

卤虫的繁殖和生长

1.卤虫的繁殖

卤虫为雌雄异体,其繁殖方式可为单性生殖和两性生殖。单性生殖又称孤雌生殖,即雌|生卤虫所产的卵不需受精即能孵化,所孵出的幼虫均为雌卤虫,且可再连续孤雌生殖。两性生殖即雌卤虫与雄卤虫交配后再产卵,所产的卵为受精卵,其孵化出的幼虫雌雄都有。

2.卤虫的生长

卤虫所产的卵有休眠卵和非休眠卵两种。休眠卵一般产于冬季,又称冬卵,具有厚的外壳,正圆形,灰褐色,卵较小,需经滞育期才能孵化。处于滞育期的胚胎对外界环境的忍耐力很强,耐干燥、低温,对高温也不敏感。非休眠卵一般产于夏季,又称夏卵,卵壳薄,卵较大,产出后在育卵囊迅速发育为无节幼体孵出。刚孵出的卤虫为无节幼体,需经12~15次蜕皮才能长成成体。卤虫的蜕皮与生长受水温、盐度、饵料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卤虫耐温广,在5~35℃下均能正常生存,25~30℃为适宜生长水温。在28cC左右,一般孵化后1天之内开始摄食,2~3周后开始产卵。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