蛏子养殖常见疾病防治方法
蛏子学名叫缢蛏,为软体贝壳类,生活在浅海地区,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海鲜食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而野生的已不能满足需求,所以很多地区开始了人工养殖,满足供需。但是在养殖时,由于管理不当,导致蛏子发生病害威胁,造成损失较大,那么蛏子在养殖时有哪些疾病?该怎么防治?一起来库百科养殖网看看吧。
1、溃疡病
溃疡病主要发生在幼体蛏苗上,它是由鳗弧菌和溶藻酸弧菌引发的细菌性疾病,在蛏子育苗的各个阶段皆有可能发生此病,幼苗在染病后会沉于水底,活动力和进食量降低,到了病情后期会突然导致大批量的蛏苗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损失。
防治方法:它是由细菌感染而致病的,首先就要保证水质的清洁干净,定期消毒灭菌处理,防止病原细菌在水体中繁殖生长。发现病害蛏苗要及时捞出丢弃,防止继续感染,投喂时要注意不要结果病原细菌污染过的藻类。发病后及时在水体中泼洒复合链霉素氯霉素100克,连续坚持三五天,即可治愈。
2、点状坏死病
点状坏死病也是一种细菌病,由一种未知杆菌感染而致,它在蛏子生长的各个阶段皆有发作,发作后死亡率极高。在前期特征不怎么明显,而到了快死亡的蛏子身上出现有点状坏死组织,并在不断的扩散其他部位,解剖开会发现内部常常伴有大量的杆菌,消化腺为苍白色,外壳张开,逐渐死亡。
防治方法:此病暂时无特效药防治,只有以预防为主,加强对于水质和饵料的管理,保持水质的清洁和饵料的新鲜,发现病害后及时分离、销毁病蛏子,立即对水质消毒灭菌处理。
3、派金虫病
派金虫病为一种寄生虫病,它是有海水派金虫病寄生而致,是蛏子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主要侵害一年以上的蛏子,一年四季即可发生。但在夏季和秋季高温时期的死亡率极高,春冬季节气温较低,就要发生,一般也不会造成死亡。发病时蛏子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逐渐消瘦,生殖腺的发育也受到阻碍,严重时壳张而死。
防治方法:在养殖时要选择没有感染的种苗,在蛏子幼虫时要将固着彻底清刷干净,而老蛏子要及时收获并淘汰,养殖密度不要过高,将其养殖在盐度较低的区域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此病的发展。
上一篇:双王群养蜂有什么好处 下一篇:2017年鹅的养殖前景_0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