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兔结核病(兔)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兔结核病(兔)病的症状、诊断和防冶方法

【名称】结核病(Tuberculosis)

结核病是家兔不常见的疾病,是以肺脏、消化道、肾脏、肝脏、脾脏与淋巴结的肉芽肿性炎症以及机体慢性消瘦为特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病原

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分为四个主型,即牛型(M.bovis)、人型(M.tuberculosis)、禽型(M.avium)和鼠型(M.murinum)结核杆菌。

结核菌在组织和培养物内都呈细长杆状,或多形性。人型结核菌一般多呈念珠状,常比牛型菌长,牛型菌稍短,较粗,着色较均匀;禽型菌小而粗,较为多形性,鼠型菌比人型长而细或为多形性.

本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在染色标本中,有明显的颗粒。用石炭酸复红加热染色,则着色良好,属于抗酸菌类。

本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繁殖缓慢。禽型菌比其它型生长较快。人型菌生长比牛型容易且迅速。

结核菌为严格的需氧菌,在缺氧环境下不生长,甚至当培养管塞紧,空气进入受到限制时,细菌的生长也受到抑制。

初代培养常需在37℃孵育3一4周才能看到菌落。菌落开始 呈细小而不透明的薄层,逐渐增厚,最后形成干燥的不规则团块,突出于培养基表面。菌落微黄,具有一定的折光性。当细菌适于培养基生长后,可融合覆盖整个培养基表面,形成粗糙、蜡样的菌落。培养数周后,菌苔增厚起皱。

禽型菌形态与上述不同。初代菌落平滑闪光,生长迅速,对营养要求不严格,菌落常可在一周内出现,两星期内生长良好。菌落质地柔软,当大量接种时,菌苔潮湿松软,皱褶不大。呈奶油色。菌落具有折光性。

在液体培养基中,除非内含有特殊的润湿剂,菌的生长限于表面。哺乳动物型菌膜极干燥和粗糙,禽型菌则较柔软、潮湿和少皱褶.菌膜下的液体,哺乳动物型的完全清朗,几乎没有沉淀;而禽型菌一般都出现相当多的粘性沉淀,当培养物变陈旧时,常有粘性钟乳石样物质从菌落下垂。

一般根据培养特征和形态进行型的鉴别。

结核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相当强,在干燥痰内可生存2一7个月以上,在水中可生存5个月,在土壤巾可生存7个月。牛粪中的病原菌如经太阳照射,可以在38 h内被杀死。在-1一-8。C即使冰冻120d也不能被杀死。结核菌对一般消毒药耐受性较强,10%漂白粉溶液,70%酒精溶液能很快杀死本菌。

流行病学

人型自然宿主是人;牛型自然宿主是牛,禽型的是鸟类,但也出现于其他宿主,并常引起严重的疾病。兔接种牛型菌后可发生结核,禽型结核菌对兔有高度致病力。

结核病病变发生的部位,很大程度上随病菌侵入动物机体的方式而定。结核病侵入途径可能有以下几种方式。病兔常见的结核菌病灶多见于胸腔,说明感染是通过吸入而发生的;由于食入含有本菌的污染饲料、奶汁或由于吞下许多本身咳出的带菌痰而发生肠道及肝脏病变。此外,也可通过交配等途径传染。一般认为近亲繁殖的兔种对试验性感染比其它兔要更易感些。

临床症状

任何细菌感染的结果都取决于细菌毒力强弱与宿主防御机制效力大小之间的平衡。在结核病表现更为明显,细菌的毒力、感染的剂量和部位、宿主的自然和获得性免疫力等都与感染的结局有重要关系,这种结局可以短期内的疾病消退到慢性进行性肺炎和宿主死亡。

当病原菌进入机体后,首先被吞噬细胞吞噬并携带到网状淋巴系统,形成小的炎性块或结节。当机体的抵抗力较强,这种病可长期甚至终生限制在淋巴结内[https://www.613935.com/],机体表现正常。如果机体易感,病原逃出原发性淋巴结,经淋巴管传达到其它正常淋巴结,发展为继发性病灶。如果病程继续发展,细菌最终进入血流,细菌散布到全身,因此发生全身性结核病的病例主要表现为厌食和进行性消瘦,体温升高,粘膜苍白,腹泻等全身性反应。

病变

往往可见尸体消瘦和器官的淡褐以至灰色的坚实结节。结节大小不一,通常存在于肺脏,脏层与壁层胸膜、心包、支气管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肾脏和肝脏,少见于脾胜。这些结节具有干酪样中心和纤维组织包囊。肺内的结节互相联合而成腔,与人类所出现的病变相同。小肠、盲肠与大肠的浆膜面含有 稍突起,坚实、大小不等的病变区。这些部位相对的粘膜面上呈现溃疡,在溃疡周围的肠壁上为千酪样坏死。消化道内的溃疡区常位于淋巴组织处,其中包括淋巴集结、圆小囊以及盲肠壁的淋巴小结。支气管和纵隔淋巴结常肿大,含有干酪样坏死灶。关节和骨的损害直到尸体剖检或骨骼溶解浸软时才变得明显。

在显微镜下,结核灶由于细菌在其中心进行刺激而继续增大,其巾心开始坏死,珍珠样的外表变成不透明的黄白色。此时 在病灶内出现langhas氏型的巨细胞.它们是由巨噬细胞互相融合或继续生长,核增殖而细胞质不增殖所致。它们体积甚大,胞质清朗,有2或3或10个以上细胞核,这些核以新月形或半月形排列在胞质一侧,在这些细胞的胞质内常有细菌。随着结核块的增大,坏死中心也增大。

诊断

本病主要通过典型的临床症状、细菌的分离鉴定方可确诊。

防制

创造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以减少传染的危险,新引入的兔,必须隔;离观察,经一定的捡疫时间,才能混入兔群。

目前尚没有关于兔自然病例的报道。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