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冬季家兔饲养管理九措施【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冬季家兔饲养管理九措施

冬季天气寒冷,气温低,日照时间短,青草缺乏,家兔抗寒能力差,易患病,因此冬季饲养管理应以防寒保暖为主。家兔在冬季热能消耗大,对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量也增加。所以,冬季养兔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兔舍防寒保暖

饲养家兔的适宜温度是5℃~30℃,为此,冬季应将兔舍的门窗封严。为了提高兔舍温度,室外的兔笼要挂草帘,以防寒风侵袭。兔舍温度要保持相对稳定,防止忽冷忽热而引起感冒。通风换气宜选在晴天的中午进行。怀孕母兔分娩前3天,应在产笼内放置产箱。产箱内要多铺干燥柔软的稻草或棉花,防止仔兔冻僵冻死。但不要在兔舍内生火升温,以防仔兔中毒。家庭搞冬繁也可以把临产母兔放在住人的房间,产完仔后再把母兔放回兔舍.每天早晚把母兔抱回屋喂奶一次即可。寒潮来临前要做好产仔箱的保暖工作,产仔箱外用草垫实,或用自编草帘把产仔箱包起来,产仔箱内的垫草要加厚,夜间严防贼风侵入。

2人工补充光照

冬季日照时间不足,可用白炽灯补充光照,强度以每平方米4瓦为宜,每天补充2~4个小时的光照时间,以利于家兔的正常生长发育。

3采毛拔长留短

秋末冬初寒潮来临时,一般不要剪毛。必要时,应拔长留短,每次只能拔取全身毛的1/3,留下2/3让兔子御寒防冻。

4适当运动及日光浴

冬季昼短夜长,光照不足,家兔普遍缺乏运动及光照。为使其能适当运动及晒太阳,可选择在晴天中午前后,将兔放至避风向阳处自由活动1~2小时,同时趁机打扫卫生,更换垫草。运动和日光浴可增强其体质,通过紫外线照射能辅佐兔体维生素D3的生成,促进肠道中钙的吸收,调节钙磷代谢,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力。

5搞好兔舍卫生

每天要打扫兔舍、兔笼,清除粪尿和脏物,勤换垫草,经常洗刷食具,定期消毒。同时,还要注意通风换气,排出舍内的潮气和有毒气体。

6提高饲料营养

冬季家兔为维持体温,对热能的消耗增大,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也大。因此,在日粮中必须供给充足的豆饼、鱼粉等动植物蛋白质饲料和钙、磷、食盐等矿物质饲料,以及维生素饲料,精饲料喂量应占日粮的40%以上。冬季日短夜长,要做到“早餐喂得早,中餐吃得少,晚餐吃得精而饱”。饲喂量比其他季节应多1/3。兔子有夜食的习惯,应在夜间加喂青干草。最好用热水拌料,不喂冰凉饲料。要多喂些胡萝卜、菜叶等多汁饲料,以补充维生素。喂给干混合料时,早晚应给1次温水,切忌让家兔饮冷水,否则会造成胃肠炎。可用豆腐喂家兔,以获得良好的增重效果。具体方法是:选当日加工的新鲜豆腐,每隔3~5天喂1次,每次喂食的时间最好在晚上7点左右。成兔每次喂食约半块豆腐,幼兔酌情减量。喂豆腐时,最好配给适量的菜叶。

7 创造条件,搞好冬繁

严寒季节母兔的活动明显减少,发情配种易被忽视,为做好冬繁,种兔舍温宜设法保持在10℃以上,其饲料应同麸皮、米糠、豆饼、鱼粉和骨粉等多样配合,避免饲料单一,并适量加喂发芽饲料和维生素C,促进母兔正常发情。家兔的发情周期为7~17天,发情持续期为1~3天,要把握其规律适时配种。冬季配种时间最好在农历10月以后,选晴朗无风的中午或早晚进行。有试验报道,冬季日出之前或日落以后是家兔性功能的旺盛期,也是交配的最佳时间,此时配种最易受精。此外,为使母兔多受胎、多产仔,可采取“双配”或“复配”等交配方法,以便增加受胎的机会。

8 精心管理,提高仔兔成活率

仔兔出生4~6小时内必须吃到初rǔ,如遇个别母兔不哺rǔ时,可实行强制哺rǔ,即将母兔保定,然后将仔兔分别放于其rǔ头旁让它吃奶。如此1~2天即可渐渐养成习惯而转入正常哺rǔ。对少数缺rǔ或体质衰弱的仔兔,可哺喂牛、羊奶或另窝寄养。母兔产仔后20天其泌rǔ量已达到高峰,而仔兔生长发育很快,靠母rǔ远不能满足营养需要,应于仔兔出生18天后开始补料,给些煮熟的黄豆、嫩菜叶等。宜少给多补,每天补喂5~6次即可。

9 做到有病早治

寒流到来之前要给家兔喂热的红糖姜汤或大蒜末,也可将蒜泥、姜粉等拌入饲料中,这样可有效预防感冒。成年兔如患感冒,每次可喂复方阿斯匹林半片,每天3次:腹泻时可内服磺胺脒,按每千克体重0.1~0.2克,每天3次,幼兔用量减半。如果家兔发生口炎,可用白矾5克烧焦,研成细末,加解热止疼片1片,分2次内服,再配合维生素B2,每次2片,2~3次可治愈。耳炎是兔的常见病,且传播快、发病率高,表现为抓挠耳的内侧皮肤,头歪向一侧,耳的底部有大块结痂、红肿,严重者耳内炎性分泌物呈干酪状。可给兔耳内注射食用醋精2毫升,每日1次,连续2日,一般7日内可愈。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