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一例獭兔传染性水疱性口炎的诊治【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一例獭兔传染性水疱性口炎的诊治

孙 瑛1 吕艳艳2 阎德平2

(1.山东省文登市高村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264408,2.山东省文登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 264400)

獭兔水疱性口炎是兔的一种常见病,是由兔传染性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的以口腔黏膜发生水疱性口炎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因伴有口流大量涎水,所以人们又把其称为“口腔流涎病”。

1 发病情况

2013年3月我市葛家镇某獭兔场饲养的1~3月龄的仔兔出现口腔长有水疱,流涎症状,死亡13只,前来我门诊就诊。

2 临床症状

病兔精神不振,口腔黏膜潮红充血,口腔、舌头等有大小不等的水疱,用针管可抽出含有纤维素的清澈液体。水疱破溃感染后,引起黏膜病变和坏死,形成烂斑、溃疡,大量恶臭唾液则顺口角流出。有的病兔也出现全身症状,体温高达40~41℃,食欲减少甚至不吃,并伴有严重的腹泻。随着病程的延长,病兔逐渐衰弱,常在6~7天后死亡。

3 剖检变化

兔唇、舌及口腔黏膜有严重的炎症变化,如糜烂和溃疡,(www.613935.com)咽和喉头有多量泡沫样唾液,唾液腺红肿,胃扩张,充满粘稠液体和稀薄食物,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个别病死兔肺肿大和出血。

4 鉴别诊断

兔痘。由兔痘病毒引起的,表现为病兔皮肤上出现红斑、丘疹、结节、痂皮或呈现广泛性坏死,鼻腔和眼内流出黏性分泌物及内脏器官发生灰白色结节或局灶性坏死。

霉变饲料中毒。主要因食入发霉饲料引起,流涎或吐白沫,发病急,死亡快,全群各年龄段均有症状。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鉴别诊断进行综合判断,最后确诊为兔传染性水疱性口炎。

5 防治措施

为防止獭兔传染性水疱性口炎的发生,要严格加强饲养管理工作,要供给无霉变的优质全价饲料和较柔软的鲜草,要经常对兔舍、兔笼及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一旦发生本病时,要立即淘汰和隔离病兔,以便于治疗。

局部治疗。用2%硼酸溶液或1%盐水冲洗口腔,然后涂擦碘甘油。

对症治疗。发病兔首先要进行隔离,并对兔舍、用具和污染物用1%~2%氢氧化钠或0.5%过氧乙酸消毒。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继发感染,内服磺胺二甲嘧啶片,按每千克体重0.2克,每天1次,连用5天;黄芪多糖按每千克体重0.5克,每天2次,连用5天。经过5天的综合治疗和饲养人员的精心护理,病兔逐渐恢复健康。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