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水蛭方法介绍_养殖方法
人工养殖水蛭方法介绍
水蛭有自己的固有习性,人工养殖刚开始,其野生习性还无法改变。水蛭对化肥、农药、盐、碱、酸、水温、溶氧及天气的骤变等很敏感,任何不适都会引起逃逸,逃不掉时,也只能勉强生存。所以说:“养活水蛭并不难,但要养出好效益却不易。”水蛭原本生活在自然环境中,人工养殖时,若小环境、小气候不予配合,生长必将受阻。缸养、小池水体养殖,很难形成效益。因此,进行人工养殖水蛭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一、选种
对一些残伤、形态不正、杂种、病态等水蛭种苗,均应剔除。对受内伤、外伤的水蛭,如果一时还识别不出来,可暂养2~3天后再鉴别。要想在投种一年之内就有好收成,必需选二龄以上的健壮水蛭作种苗。种蛭的个体越大越健壮,产卵量、孵化率和成活率越高,五龄以上的更好,但这样的老蛭已不多见。
二、投放
刚建好的砖砌水泥池,不能立即投放种苗。新建水泥池,其池体的碱性物质(硅酸盐水泥、氢氧化钙等)需经过长时间(20天左右)的淡化后才能投入种苗。
新建的养殖池,不能一次性投足种苗,只有待养殖池总体环境条件趋向食物链综合平衡以后,才能逐步加大投种量。不能机械性地认为每平方米可投放多少公斤或多少条,投放量应根据养殖池具体条件与水蛭生长状况之间的平衡而定。
三、饲喂
血块对水蛭并非是惟一的敏感饵料,当水蛭处于饥饿状态时,可食之物都会被吞食。血块未经处理有可能污染水质,且成本也较高,使用时应全面考虑。
水蛭的食性很广,螺、蚌、贝及其幼体等底栖软体动物,鱼、虫、水蚤等生物,水生菌丝体藻类以及营养丰富的腐殖质等,都是它的食物。水蛭与各水生物之间互依共存,只要做好前期工作,再经常投以发酵的动物粪便,加上阳光、空气和水,就能获得食物链的良性循环,保证充足的食物供给。这样成本低,效果好,又能优化生态环境,比按时投食、换水更为主动、方便。
食物链匹配合理,则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浮游及底栖动物等生长也快,水蛭的放养密度就能提高。根据药农养殖经验,每亩水面投种苗50~80公斤,食物链完全能保持良性循环。
作为对主体食物链的补充,可投喂一些人工饲料,畜、禽、鱼饲料均可选用。可根据成本、季节和养殖池的理化特点与养殖密度之间的动态量比关系来确定投喂量,例如水温在22~27℃的水蛭旺食期,若水质清新,就可多投饲,时间可在水蛭晚间出动觅食之前,否则适当少喂些。
四、环境
养殖池中投放石块、树枝等不是好办法,更不能乱投,以免产生副作用。养殖池中要有序布局,应以方便各种作业、省工、省时、省力和高效为原则。
养殖池中除设置岸坡、岛滩和种草植树之外,还应设置浅水区和深水区。这样,对生态养蛭更为有利,且克服了单纯设定水深度的局限性。
五、季节
水蛭的繁殖因时间、地区、季节及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长江中下游,从4月份起,会有部分水蛭择近水边浅土层中造穴产卵。5~6月是孵化期,在这段时间,需在滩坡处给予安静的环境条件。饱食后的水蛭,白天多以穴居为主。摄食不足时,会暂栖于水生植物间,或吸附于池壁等处,凭借其灵敏的嗅觉和听觉,会随时快速地出击猎食。
目前人工养水蛭应以生态养殖法为主,有条件的可用大棚温室作养殖试验和驯化试验。养殖池中,至少要有1/2以上的区域面积植物化。作为一项副业,在茭白田、茨菇地、藕池、稻田等地养水蛭也是一种可取的增值方法。
上一篇:热带鱼的照明技术_养殖方法 下一篇:“黑豚鼠夫妻”的创业之道_养殖方法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