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常用杀菌剂 蔬菜上常见杀菌剂混用及混剂【库百科农业网】
蔬菜常用杀菌剂 蔬菜上常见杀菌剂混用及混剂
我国生产的农药品种中有大量的混剂,杀菌剂与杀菌剂或其他类型的农药现混现用的现象也很普遍。使用混剂或混用的目的在于扩大防治范围,延缓抗药性,增效,降低用药成本,省工省时。下面具体介绍:蔬菜常用杀菌剂 蔬菜上常见杀菌剂混用及混剂,一起来了解一下:
1.作用机理
对病毒起抑制作用的主要组分是食用菌菌体代谢所产生的蛋白多糖。通过抑制病毒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干扰病毒RNA的转录和翻译DNA的合成与复制,进而控制病毒增殖;并能在植物体内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阻止病毒二次侵染。
2.产品特点
(1)菇类蛋白多糖水剂为深棕色液体,稍有沉淀。菇类蛋白多糖是一种多糖类低毒保护性病毒钝化剂,主要成分为菇类蛋白多糖,是以微生物固体发酵而制得的绿色生物农药,为预防性药剂。
(2)对由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等引起的病毒病害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宜在病毒病发生前施用,可使作物生育期内不感染病毒。对真菌病、细菌病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3)在防病的同时,为作物提供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增强抗性,促进生长,增产增收。
(4)对人畜无毒、安全,在作物上无残留、无蓄积作用,是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比较好的选择。
3.在蔬菜生产上的使用
主要用于防治蔬菜病毒病,对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等的侵染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尤对烟草花叶病毒抑制效果较佳。可采取喷雾、浸种、灌根、蘸根等方法施药。
(1)喷雾。用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250~300倍液于苗期或发病初期开始喷雾,可防治番茄、辣椒、茄子、芹菜、西葫芦、菜豆、大白菜、韭菜、甜瓜、西瓜、大蒜、生姜、菠菜、苋菜、蕹菜、茼蒿、落葵、魔芋、莴苣等的病毒病,茄子斑萎病毒病,黄瓜绿斑花叶病,番茄斑萎病毒病、曲顶病毒病,辣椒花叶病毒病,大蒜褪绿条斑病毒病、嵌纹病毒病等,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5次,发病严重的地块,应缩短使用间隔期。用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喷雾,可防治菜豆花叶病毒病,扁豆花叶病毒病,菠菜矮花叶病毒病,萝卜花叶病毒病,乌塌菜、青花菜、紫甘蓝、黄秋葵、草莓等的病毒病。用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350倍液喷雾,可防治芦笋、百合等的病毒病。
(2)浸种。有的瓜、菜类种子可能带毒,播种前用0.5%水剂100倍液浸种20~30分钟,而后洗净、播种,对控制种传病毒病的危害效果较好。防治马铃薯病毒病,可用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600倍液浸薯种1小时左右,晾干后种植。
(3)灌根。用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250倍液灌根,每株每次用50~100毫升药液,每隔10~15天用1次,连灌2~3次。
(4)蘸根。在番茄、茄子、辣椒等的幼苗定植时,用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300倍液浸根30~40分钟后栽苗。
4.注意事项
(1)避免与酸、碱性农药混用。
(2)可与中性或微酸性农药、叶面肥和生长素混用,但必须先配好本药后再加入其他农药或肥料。
(3)最好在幼苗定植前2~3天喷1次药液,喷雾、蘸根、灌根可配合使用,若与其他防治病毒病措施(如防治蚜虫)配合作用,防效更好。
(4)本产品为生物制剂,开启前仍会继续发酵,因而鼓瓶为正常现象;开启包装物要注意做好防护工作,以防发酵产生的气体伤害到眼睛和皮肤。
(5)本品有少许沉淀,使用时要摇匀,沉淀不影响药效。
(6)配制时需用清水,现配现用,配好的药剂不可储存。
(7)远离儿童,不能与食品、饮料、粮食、饲料等物品同储同运。储存和运输要避光、低温、干燥、通风,禁止倒置。
(8)一般作物安全间隔期为7天,每季作物最多使用3次。
1 需要使用混剂或混用的几种情况
有时在一个作物上同时发生一种以上病害,需要喷施两种不同的杀菌剂,有时还会病虫并发,需要喷施杀菌剂、杀虫剂,为节省喷药次数,将两种杀菌剂或将杀菌剂与杀虫剂混合使用也未尝不可。例如,在保护地栽培的黄瓜上常常同时发生粉虱或蚜虫和霜霉病、灰霉病等,通常将防治粉虱或蚜虫的药剂(吡虫啉)与防治霜霉病的药剂(精甲霜灵·代森锰锌)或防治灰霉病的药剂(异菌脲、烟酰胺、咯菌腈等)混用。在保护地栽培的番茄上也会同时发生粉虱和叶霉病、灰霉病、晚疫病等,可将杀虫剂与杀菌剂现混现用。
为了达到防病的目的或增强植株抗病性,促进植物生长或培育壮苗,也可将杀菌剂与植物生长促进剂混用。例如菜农普遍将生长素2,4-D与防治灰霉病的杀菌剂(咯菌腈、嘧霉胺等)混合后涂抹番茄花蕾(或称蘸花)。含有植物生长或发育所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叶面肥与杀菌剂也可混用,但要注意它们相互作用是否无害于杀菌剂的性能和作用。杀菌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微肥的混施,也必须注意杀菌剂与生长调节剂之间的相互影响,最好预先经过仔细的试验比较,确证没有副作用再混合使用。有机硅等许多表面活性剂与杀菌剂现混现用可改善药液在作物表面的湿润性、增加药剂的渗透性而提高效果,称为桶混助剂,一般的加用量为0.05 %~0.10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使用时的加入量约为0.03 %,由于在水中易于降解,只能现混现用。
有些农民为了节省喷药的时间,喜欢把多种农药一次性地混合后喷洒,称之为“四合一”、“一喷多防”……,这种方法需要谨慎使用,可能是危险的或不经济的,对植株造成药害,浪费部分不需要使用的药剂。因此,杀菌剂不宜任意混合使用。
2 杀菌剂混剂
混配制剂与混合使用不同,混合使用是由农药使用者根据需要将农药混合使用。混剂则是预先加工好的商品化制剂,用户买到了混剂后已不能改变其中的农药有效成分组成,因此,不管需要不需要,买来的混配制剂中的各种成分都只能一次性地全部喷出,一些原本并不需要的农药也都喷到作物上,可能会造成浪费,也会增加对环境保护的压力。农民在选用农药混剂产品时要查明其配方组成,避免造成浪费。目前蔬菜上常用的杀菌剂混剂见表1。
3 杀菌剂的混用
杀菌剂之间能否混用及杀菌剂与其他药剂能否混用取决于药剂作用机理、内吸传导性、防治对象的互补性,药剂混合后有无拮抗作用,混剂储存过程中及配制的药液理化性能是否稳定,对非靶标生物是否安全等。配制一种杀菌剂的药液后加入另一种杀菌剂或其他农药(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或肥料,如果出现絮状沉淀或出现变色、分层、鼓气泡等现象,说明杀菌剂不能与这些农药或肥料混用。目前蔬菜生产中常用的杀菌剂单剂见表2。
3.1 不能混用的几种情况
一般不能将相同类型的杀菌剂混用,例如,恶霜·锰锌(杀毒矾)与精甲霜灵·代森锰锌(金雷),甲霜灵·代森锰锌与金雷,嘧菌酯(阿米西达)与醚菌酯(翠贝)、吡唑醚菌酯(凯润)、吡唑醚菌酯·代森联(百泰),氟吡菌胺·霜霉威(银法利)与霜霉威(普力克),苯醚甲环唑与腈菌唑、四氟醚唑、乙嘧酚,烯酰吗啉·代森锰锌(安克锰锌)与烯酰吗啉、氟吗啉(灭克),异菌脲(扑海因)与乙烯菌核利、腐霉利(速克灵),多菌灵与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含代森锰锌的混剂不能再与代森锰锌(大生)混用,铜制剂一般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与福美类和代森类杀菌剂混用有拮抗作用。
3.2 推荐几种桶混组合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发生较重时:68.75 %氟吡菌胺·霜霉威(银法利)悬浮剂+10 %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50 %咯菌腈(卉友)可湿性粉剂或50 %烟酰胺(啶酰菌胺)(凯泽)水分散粒剂;
番茄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早疫病发生较重时:68 %精甲霜灵·代森锰锌(金雷)水分散粒剂+32.5 %嘧菌酯·苯醚甲环唑(阿米妙收)悬浮剂或世高+卉友或烟酰胺(凯泽);
番茄灰霉病、黄瓜灰霉病、草莓灰霉病、辣椒灰霉病发生较重时:50 %烟酰胺(啶酰菌胺)(凯泽)水分散粒剂+25 %吡唑醚菌酯(凯润)乳油;
防治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晚疫病:56 %嘧菌酯·百菌清(阿米多彩)悬浮剂、32.5 %嘧菌酯·苯醚甲环唑(阿米妙收)悬浮剂、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百菌清、苯醚甲环唑+百菌清;
防治瓜类作物炭疽病:多菌灵+硫磺;
抗病毒和增加作物抗病性:抗病毒药剂+叶面营养素。
3.3 确定桶混液中施用浓度
为了同时防治两种以上的病害或病虫兼治,桶混的两种成分均应全量施用。例如,日光温室中同时发生霜霉病和灰霉病,按照推荐浓度,可将68.75 %氟吡菌胺·霜霉威(银法利)悬浮剂600倍液和25 %烟酰胺(凯泽)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现混现用。为了防治一种病害而将两种杀菌剂混用时,内吸剂使用浓度可比推荐浓度低,保护剂按推荐浓度,以延缓靶标菌对内吸剂抗性的发生。例如,以80 %代森锰锌(大生)可湿性粉剂与25 %嘧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混用,两药的稀释浓度可分别为500倍和2 000倍(阿米西达的推荐浓度为1 500倍)。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