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蔬菜种植

黄瓜常见生理病害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1-03-11|点击次数:

黄瓜常见生理病害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

(接上期)

七、老化苗

1.症状及发生原因。老化苗表现为植株矮缩、生长缓慢,主要由乙烯利处理不当、苗龄过大、定植时伤根过重、干旱、叶面肥施用过量、地温过低等原因造成。

2.处理方法。对于老化苗,要及时摘掉根瓜,浇水后追施速效氮肥,尽量提高温度,减少放风,也可适量施用生根剂促发新根。

八、生理性萎蔫

1.症状及发生原因。植株在晴天中午突然出现急性全株萎蔫,晚上又逐渐恢复,如此反复数日后枯死,切开导管检查无其他病症。引发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嫁接黄瓜亲和性差和大水漫灌等。

2.处理方法。定植前15~20天浇足底墒水;定植后注意严格蹲苗和勤中耕松土。注意通风降温。用黑籽南瓜作砧木,选亲和性强的品种作接穗。

九、叶片急性萎蔫

1.症状及发生原因。黄瓜叶片在短时间内突然萎蔫,失去结瓜能力。该病症主要由棚温过高所致,棚温高于35 ℃时易发生。

2.处理方法。定植前15~20天浇足底墒水。注意及时通风降温、浇水,适量增施CO2气肥。

十、低温障碍

1.症状及发生原因。病株长势弱甚至停止生长,轻者叶片组织虽未坏死但呈黄白色,结瓜少而小;若低温持续时间较长,则往往不发根或抑制花芽分化,外叶枯死或部分真叶枯死;严重的植株呈水渍状,最终干枯死亡。早春或晚秋低温不仅会使黄瓜植株光合作用减弱,呼吸强度下降,而且会影响黄瓜根系的吸收作用,甚至会使细胞间隙水分结冰,最终导致植株死亡。

2.处理方法。选用耐低温品种,如密刺类、津春类黄瓜。选用优质黑籽南瓜作砧木,苗期适当低温炼苗。霜冻前及时浇水,但忌大水漫灌。采取蹲苗措施,促进深扎根、多扎根。适时喷洒适量链霉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绿风95)等。一旦发生冻害,要缓慢升温,并注意回苫。

十一、高温障碍

1.症状及发生原因。受害株叶片大而薄,节间明显伸长,出现近圆形或椭圆形褪绿斑点(逐渐扩大),3~4天后整株叶片自上而下均变成黄绿色。设施内长期处于40 ℃以上、土壤含水量不足是导致高温障碍的主要原因。

2.处理方法。增加浇水次数,加强通风换气。适当增施磷、钾肥,补施叶面肥,如糖、醋水溶液、磷酸二氢钾1 000倍液等。

十二、沤根

1.症状及发生原因。沤根多见于育苗期。病苗根部呈水渍状,初为灰白色,后发展成锈褐色至暗褐色,严重时根皮腐烂,容易被拔起。病苗地上部分似缺水状萎蔫,叶片从叶脉间变为黄褐色,最后全株叶片焦枯、茎枯萎,多成片死亡,似缺素症。地温长期低于12 ℃,再加上浇水过量或遇连阴雨天,易引发沤根。

2.处理方法。保护地黄瓜应在晴天的早上进行浇水。发生轻微沤根后,要及时中耕松土,待缓苗后再进行正常管理。加强育苗期地温管理,避免苗床过湿或地温过低,严格控制放风时间及通风量。寒冷地区可利用地热线育苗,将苗床温度控制在16 ℃左右,一般不低于12 ℃。

十三、泡泡病

1.症状及发生原因。该病多见于保护地黄瓜,表现为叶面凹凸不平,多向正面鼓泡(直径5 毫米左右)。泡的背面基部周围往往有水渍状环,凹陷处呈白毯状,刮之无附生物;叶正面初期褪绿,后变黄至灰黄色。定植早的黄瓜前期气温低,生长缓慢,又遇到长期阴雨天气,光照严重不足,后期天气突然转晴,温度迅速升高后大量灌水,往往会引发此病。

2.处理方法。选择抗病品种。经常清扫棚室薄膜上的灰尘,提高棚室内光照强度。加强保温、增温措施,防止发生低温冻害。早春浇水宜少,严禁大水漫灌导致地温降低;灌水要均衡,避免大起大落。●

(续完)

王海明河南省安阳县农业局455000

标签: 蔬菜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