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大棚食用菌周年高效栽培技术试验【库百科农业网】
简易大棚食用菌周年高效栽培技术试验
摘要:通过平菇不同品种对比试验、同等条件同一品种下平菇不同配方对比试验、植物生长强壮剂碧护在平菇上的应用效果对比试验、秀珍菇不同品种对比试验、双孢菇棉柴秸秆种植技术的应用,筛选出了适合在邹平县推广的简易大棚珍稀食用菌周年高效栽培模式:平菇农平2019-1、秀珍菇1672(配方:棉籽壳54.1%、小麦秸秆32.4%、石灰粉3.0%、磷酸氢二铵0.5%、麸皮10.0%,pH 7.5)+双孢菇(配方:棉柴62.5%、鲜牛粪32.5%、石膏2.0%、磷肥3.0%)的周年高效栽培种植模式,并配合使用植物生长强壮剂碧护,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简易大棚;食用菌;周年栽培
在中国的广大农村,食用菌生产作为一项变废为宝、点草成金、趋利避害的朝阳产业,是发展循环农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1,2]。珍稀食用菌栽培,作为邹平县广大农村的一项新兴产业,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在胡锦涛总书记视察邹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之后,一批工厂化、规模化的食用菌生产企业,如山东芳绿、山东鼎鑫、邹平金淦源等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起来,2019年末全县食用菌投料8.6万t,产量8.1万t,栽培面积达到500万m2,销售收入突破5.5亿元。但随着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的山东农村,传统模式、单一品种、一年一季的食用菌生产,已满足不了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在现有的条件下,如何因地制宜实现食用菌的周年供应,探索更高效的食用菌栽培模式,提高生产场地和设备的利用效率,提高食用菌的生产效益,实现珍稀食用菌的周年高效栽培,成为邹平县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结合当地小麦、棉花等农作物秸秆的资源优势,在生产品种、栽培原料配方及栽培技术上进行了深入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平菇品种
供试平菇品种有平菇农平2019-1(北京吉蕈园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平菇700(由山东省金淦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江苏高邮引进)。
1.1.2 秀珍菇的品种
供试秀珍菇品种有秀珍1672、秀珍1676、夏丰1号(由山东金淦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江苏江都引进)。
1.1.3 植物生长强壮剂
“碧护”,纯天然植物生长强壮剂(由德国阿格福莱农业环境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北京诚禾佳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提供)。
1.1.4 双孢菇品种
品种2796(由山东鼎鑫食用菌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内容
平菇同等条件同一配方下不同品种对比试验、秀珍菇同等条件同一配方下不同品种对比试验、平菇同等条件同一品种不同配方下对比试验、平菇植物生长强壮剂碧护对比试验、双孢菇棉柴秸秆种植技术试验。
1.3 试验时间与地点
双孢菇相关试验于2019年8月-2012年1月在山东鼎鑫食用菌基地进行,畦床栽培。平菇、秀珍菇相关试验于2012年2-7月在山东省邹平县临池镇金淦源食用菌基地进行,菌袋栽培。栽培大棚为砖混墙体,棚顶采用薄膜加盖草苫结构,棚高2.7~3.3 m,长62.0 m,宽8.0 m,栽培面积为496 m2(约0.74亩)。
1.4 试验方法
1.4.1 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试验设3个重复,每个处理设2排菌垛。
1.4.2 配方
平菇不同配方试验,配方1:棉籽壳54.1%、小麦秸秆32.4%、石灰粉3.0%、磷酸氢二铵0.5%、麸皮10.0%,pH 7.5;配方2:棉籽壳75%、麦秸段22%、石灰粉2%、微肥1%,pH 7.5;配方3:锯木屑78%、麸皮20%、过磷酸钙1%、石灰粉1%,pH 7.0。
平菇、秀珍菇不同品种试验,配方为棉籽壳54.1%、小麦秸秆32.4%、石灰粉3.0%、磷酸氢二铵0.5%、麸皮10.0%,pH 7.5。
双孢菇试验配方为棉柴62.5%、鲜牛粪32.5%、石膏2.0%、磷肥3.0%。
1.4.3 “碧护”处理方法
(1)拌料。生料不进行高温灭菌,3 g碧护拌1 000 kg生料。(2)喷雾。形成子实体后进行喷雾,稀释10 000倍,每桶水加入20 g磷酸二氢钾。使用次数:每茬1次。
1.5 测产分析方法
1.5.1 袋栽测产方法
从每个重复中,随机抽取5个点,每点取样5个成熟出菇袋,将子实体全部采收,分别称重,统计平均每袋第一潮鲜菇毛质量,商品菇系数按0.90计算。单袋总产量(g) =实测鲜菇(耳)总质量(g)÷取样总袋(瓶)×0.90+后茬菇(耳)估测产量[g/袋(瓶)]。生物转化率(%) =(单袋总产量÷单袋投入干料质量)×100。
1.5.2 床栽测产方法
对栽培处理各待测小区分别取样,每个栽培小区自然均衡选定5点,每点取样1 m2菌床子实体,全部采收,分别称重记录,商品菇系数按0.90计算。单产(kg/m2)=实测鲜菇总质量(kg)×0.90÷取样菌床总面积数(m2)+平均已采菇(kg/m2)+后潮菇(kg/m2)。生物学效率(%)=单位面积鲜菇平均产量(kg/m2)÷单位面积平均投入干料质量(kg/m2)×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同等条件同一平菇品种不同配方对比
第一潮菇配方1平均单产558.7 g,折合每袋总产量1 257.1 g,比配方2提高21.9%,比配方3提高40.1%;配方1的生物转化率93.1%,比配方2提高16.7%,比配方3提高26.7%。见表1。
2.2 同等条件同一配方不同秀珍菇品种对比
第一潮菇秀珍1672平均单产551.7 g,折合每袋总产量1 241.3 g,比秀珍1676提高18.3%,比夏丰1号提高34.9%;秀珍1672生物转化率为91.9%,比秀珍1676提高14.2%,比秀珍夏丰1号提高23.7%。见表2。
2.3 平菇植物生长强壮剂碧护对比试验
第一潮菇使用碧护的平菇平均单产511.7 g/袋,折合每袋总产量1 151.3 g,比对照提高15%;生物转化率85.3%,比对照提高11.1%。见表3。
2.4 同等条件同一配方不同平菇品种对比
第一潮菇农平2019-1平均单产553.3 g/袋,折合每袋总产量1 245 g,比平菇700提高17.4%;生物转化率92.2%,比对照平菇700提高13.6%。见表4。
2.5 双孢菇棉柴种植技术
双孢菇第一潮菇平均单产16.9 kg/m2,折合总产量38.0 kg/m2,生物转化率114.1%。见表5。
3 小结
通过分析对比,在炎热的夏季,适宜邹平县5-8月份高温季节栽培的平菇品种为农平2019-1,秀珍菇品种为秀珍1672;栽培配方采用棉籽壳54.1%、小麦秸秆32.4%、石灰粉3.0%、磷酸氢二铵0.5%、麸皮10%,pH 7.5,其生物转化率较高,经济效益突出。双孢菇栽培中,选用双孢菇2796品种,应用棉柴62.5%、鲜牛粪32.5%、石膏2.0%、磷肥3.0%的栽培配方,也取得了比较理想的产量和效益。同时,在平菇栽培中,拌料时用3 g碧护拌1 000 kg生料,并在子实体形成后用碧护10 000倍液进行喷雾,生物转化率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国宇.夏季平菇生产中常见的杂菌及病虫害的防治方法[J].蔬菜,2012(7):32-34.
[2] 李卫亮.玉米芯栽培平菇技术试验示范总结[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2(1):36-37.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