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蔬菜种植

绵茵陈的功效与作用 绵茵陈的种植方法【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1-03-11|点击次数:

绵茵陈的功效与作用 绵茵陈的种植方法

茵陈(绵茵陈),别名牛至、耗子爪等,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蒙古等地。绵茵陈作为一种糖分食物,,虽然它不会经常出现在我们的饭桌上面,但是作为一种保健的食物,却有着很高的营养和保健功效能治疗一些身体疾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绵茵陈的功效与作用 绵茵陈的种植方法

1.jpg

生长习性

茵陈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较强。以向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一般土壤都可以栽培,但碱土、沙土不宜栽培。翻地前施入农家肥,由于香薷种子很小,地一定要整平耙细。

繁殖方法

茵陈直播法于春季3月播种,将种子与细沙混合后,按行株距25×20厘米开穴播种。条播按行株距25厘米开条沟,将种子均匀播入。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与种衣剂混用,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整地下种后再用新高脂膜600~800倍液喷施土壤表面,可保墒防水分蒸发、防晒抗旱、防土层板结,窒息和隔离病虫源,提高出苗率。

田间管理

茵陈苗出齐后及时间苗,中耕除草,排灌施肥,并在植物表面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肥效,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效能,保护禾苗茁壮成长。并适时喷施壮茎灵使植物杆茎粗壮、植株茂盛。生长期间每年中耕除草2~3次,并结合追施人粪尿2~3次。

病虫防治

茵陈苗的病害有根腐病、菌核病,虫害有地老虎等,栽培过程要注意防治。在茵陈收割后根部经过4~7天伤流期,愈伤组织形成期20天左右,便开始新芽分化,形成多枝的株丛。伤流期至新芽分化不宜浇水,以防烂根。同时,要提升抗灾害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残毒。

绵茵陈种植方法

用种子、分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法。

直播法:于春季3月播种,将种子与细沙混合后,按行株距25cm×20cm开穴播种。条播,按行株距25cm开条沟,将种子均匀播入。

育苗移栽法:2月育苗、撒播,上覆细土一层,以不见种子为度。苗高6-8cm时,要及时拔去杂草,苗高10-12cm,移栽。

分株繁殖:3-4月挖掘老株,分株移栽。

茵陈直播宜采用条播或撒播。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与种衣剂混用,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整地下种后,再用新高脂膜600——800倍液喷施土壤表面,可保墒防水分蒸发、防晒抗旱、防土层板结,窒息和隔离病虫源,提高出苗率。

茵陈怎么吃?

1.凉拌茵陈

茵陈蒿嫩茎叶250g,白糖、麻油各适量。将茵陈去杂洗净,入沸水锅焯透,捞出洗净,挤干水,切碎放盘中,加入精盐、味精、白糖、麻油,食时拌匀即成。此菜碧绿清香,甘甜爽口,具有利湿退黄、祛风明目的功效。适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疥疮,两目昏花,夜盲等病症。

2.茵陈蒿炒肉丝

茵陈蒿嫩茎叶250g,猪肉100g,葱花10g,姜末5g。将茵陈蒿洗净,入沸水锅焯片刻,捞出挤干水分,切段猪肉洗净切丝将料酒、精盐、味精、酱油、葱花、姜末放入碗内,搅匀成调味汁炒勺加油烧热,下入肉丝偏炒至发白,倒入调味汁,炒至肉丝入味,投入茵陈蒿再炒至入味,出勺即成。此菜酱红透绿,嫩爽韧香,具有健脾益胃、和中利湿的功效。适用于脾胃不和,不欲饮食,小便不畅,大便溏泄等病症。

3.茵陈窝头

鲜茵陈100g,米面适量。将茵陈洗净,捣烂取汁,加清水适量调和米面,做成窝头,蒸熟食,或做成馒头亦可。此法对急性黄疸性肝炎有一定作用。

4.茵陈蜂蜜茶

茵陈10g,蜂蜜适量。将茵陈用冷开水适量浸泡片刻,而后去掉冷开水,再加入蜂蜜及开水,浸泡饮服。此法对于急性黄疸性肝炎有一定的作用。

5.茵陈麦饭

茵陈精拣细择,除去黄叶败叶,剪掉根部;

用清水淘洗七八遍之后,平摊在竹筐里沥去水分;

叶子湿漉漉的时候就开始筛入面粉,不多不少,刚刚能薄薄裹上一层即可;

放入食盐、花椒面、葱花搅拌均匀;

大火蒸8到10分钟出锅;

剁一些蒜苗或榨点蒜汁,淋点芝麻油,最好再掰几段干辣子,油泼之后即可食用。

茵陈有哪些功效及作用?

1.茵陈有显著的保肝作用,对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疗效。有利胆,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和胆红素排出的作用.能增加心脏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热平喘,驱除蛔虫及抑制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与细菌的作用。

2.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药理学研究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降血脂,降压,扩冠等作用。

藏茵陈对人体结核杆菌有完全的抑制作用,对某些皮肤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有显著的消热利湿,清肝利胆,降血压等作用,对湿热黄疸、黄疸型肝炎、胸胁胀痛、胆囊炎、胆石症以及高血压、心烦失眠,头晕目眩的作用。众所周知,茵陈茶具有显著的保肝的作用,对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茵陈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及胆红素的排出,而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属中医“阳黄”范畴。多因内外合邪,致使湿热蕴结于脾胃,阻滞于肝胆,导致湿热瘀阻,肝胆大于疏泄,湿热郁蒸,胆汁泛溢肌肤而成黄疸。治宜清利湿热,活血化瘀。茜草性味苦寒,是凉血活血,通经止血药,用以疏利肝经之瘀滞,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促进肝细胞的恢复,有加速退黄的作用。藏茵陈是清利湿热,为治黄之专药。

功效

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等.药理学研究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降血脂,降压,扩冠等作用,当然,这只是西医学提取茵陈成分做出来的研究,临床应用上效果如何不好判定。陈素毒性为中枢抑制,表现为思睡,流涎等。茵陈用量过大可引起头晕,恶心,腹泻,上腹部不适,急性肝胆损伤,亦有心律不齐的报导.但是治疗剂量的茵陈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损伤。

作用

茵陈有显著的保肝作用,对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疗效。有利胆,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和胆红素排出的作用.能增加心脏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热平喘,驱除蛔虫及抑制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与细菌的作用。

标签: 蔬菜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