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植

当前位置:主页 >>植物种植 >> 蔬菜种植

冷凉地区黄花菜繁殖及其病害防治【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公子|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冷凉地区黄花菜繁殖及其病害防治

1 繁殖技术

1.1 分株繁殖法

选择生长健壮的老黄花菜植株,从母株丛中挖出全部根茎,抖去泥土,剪去根茎下部的老根、病根,并逐株分开,把根状茎四周的黄褐色衣毛扒去,露出主侧芽,每个根状茎保留2层新根,将其栽植于大田。

1.2 分芽繁殖法

黄花的根是肉状茎,每个肉状茎上着生许多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叫隐芽簇,每个隐芽簇含有6个隐芽,交替排列在肉状茎的两侧,隐芽一般不萌芽,只有在主侧芽受到损伤时才会萌发长出一个新的植株。

1.2.1 分芽

承德地区的黄花菜一般在春季分芽繁殖,将挖起的株丛抖净泥土,扒去枯叶和衣毛,使之露出主侧芽,按照隐芽簇着生的位置用刀从主芽下边的年痕处把根状茎横切断,然后从上往下依次从年痕处横切一刀,将根状茎分成若干段,每段保证有3个芽簇,每段带5cm左右长的肉质根2条,以为萌动、发芽提供营养。

1.2.2 栽培

把切好的种块栽在苗床上,保持行距10cm、株距10cm,苗龄50d即可移栽大田,这种方法不仅发芽快、苗壮,而且成活率高。

1.3 种子繁育法

1.3.1 选种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栽植多年的黄花菜,初花期每个花薹上留5~6个粗壮花蕾不采摘,让其结果,留作种子;其余花蕾则继续采摘,将其作为商品出售。对于采种用的黄花菜,初花期每隔10d喷1次氨基酸2000倍液,共喷2~3次,待蒴果成熟顶端稍裂口时摘下脱粒,将种子放在通风干燥处妥善保管。

1.3.2 育苗

育苗最好在温室内进行,并进行土壤消毒。将种子用25℃的温水浸种48h。播种时每畦(1.5m×6m)施腐熟过筛的有机肥70kg,将畦平整后浇足底水,按行距10cm、株距3cm开沟点种,播后覆土2cm厚。出苗后逐渐降低棚温,以适应外界气候,防止幼苗徒长。苗期要加强田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同时要注意防病治虫,要多中耕并喷一些叶面肥,以促进幼苗生长发育,为来年的移栽培育大苗、壮苗。

2 病害防治

2.1 黄花菜炭疽病

2.1.1 发病症状

黄花菜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花薹。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病叶为半圆形或椭圆形,呈褐色,边缘呈深褐色,发病部位与健康部位分界较明晰,有的病斑外围出现黄晕。病斑扩展并连合为条斑,致叶片变成灰褐至灰白色,继而干枯,后期病部出现小黑点病征。

2.1.2 发病规律

黄花菜炭疽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刺盘孢属,两菌均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盘在病株上或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冬。病菌分生孢子盘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可借助风雨或小昆虫活动辗转传播而侵染致病。温暖潮湿的天气或植地环境有利于发病,过量施氮肥、植株生势过旺易发病,低洼潮湿、(www.613935.com)排水不良或叶螨为害重的地块也易发病。

2.1.3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品种。

(2)加强肥水管理。适时喷施叶面肥,适时适度浇灌,注意清沟排渍,提高根系活力。

(3)及早喷药控病。(www.613935.com)发病前,最迟于现病后喷施70%硫菌灵1000倍液,隔10d喷1次,直至病愈。

2.2 黄花菜褐斑病

2.2.1 发病症状

黄花菜褐斑病或称叶斑病,是黄花菜除炭疽病外多种叶部病害的统称,其症状共同点是:叶斑呈椭圆形至不定形,长径3~7mm、宽径1~2mm或更宽,呈黄褐色,边缘色深,病斑外围常有黄色晕圈。当叶片病斑密布并连合时,叶片往往呈褐色焦枯,相当触目,后期斑面视病原的不同而表现霉状物或小黑粒或小黑点病征。

2.2.2 发病规律

该病菌为真菌,以菌丝体及子实体在病株或病残体上存活越冬,以分生孢子器内的分生孢子作为初侵染和再侵染接种体,从孔口、表皮或伤口侵入致病。通常在温暖多雨的季节易发。

2.2.3 防治方法

(1)收获后,及时清除并烧毁病残物,以减少菌源。

(2)抓好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病措施,提高植株根系活力,增强抗病力。

(3)用叶叶青1袋对水75kg或英纳1袋对水200kg,每隔10d喷1次,连续喷雾,直至病愈。

2.3 黄花菜叶枯病

2.3.1 发病特征与规律

黄花菜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和花薹。叶片发病时,多在叶尖或叶缘产生水渍状褐色小点,后沿叶脉向上下蔓延形成褐色条斑,边缘呈赤褐色,中央呈深褐色,上密生小黑点,严重时全叶枯死。花薹感病,多在距地面35cm左右处出现病变,初为水渍状小点,后变褐色至深褐色椭圆形或长圆形斑点,病斑边缘呈深褐色,病部密生小黑点,严重时花薹变黄枯死。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传播,田间一般于4月下旬开始发病,5~6月发病加快,多雨高湿时发病严重。另外,叶螨为害重的地块病害亦重。

2.3.2 防治方法

合理施肥,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或地表湿度过大。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每隔10d喷1次,直至病愈。叶螨为害重的地块,可选用灭螨的药剂喷杀。

2.4 黄花菜茎枯病

2.4.1 发病症状

此病多在黄花菜生长的中后期发生,主要为害花茎,偶尔也为害叶片。花茎受害,多从顶端的伤口和孔口侵染,形成不规则或不定形的坏死斑,病斑呈灰褐色或灰白色,边缘呈黄色并逐步向下扩展,严重时花茎全部枯死,在病部散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2.4.2 发病规律

病菌为弱寄生菌,常寄生在植株枯死的花茎上越冬,第二年借风雨传播,从花茎的各种伤口、气孔和皮孔或从生长衰弱的部位侵入,常在土肥条件差、管理粗放或生长衰弱的田间发展蔓延,温暖高湿有利于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入,阴雨天气发病亦较重。此外,冬季清园不彻底、雨后田间积水、偏施氮肥等,病害发生亦较重。

2.4.3 防治方法

浩伦甲基硫菌灵800倍+丁子香酚1000倍+广大特效王1支,对水15kg,毎隔7d喷施1次,直至病愈。

标签: 蔬菜种植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