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大豆规模化栽培技术方法【库百科农业网】
菜用大豆规模化栽培技术方法
菜用大豆俗称毛豆,别名枝豆,鼓粒末期籽粒饱满而尚未老熟,荚色、籽粒色翠绿时采青鲜食菜用型大豆。它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多种有益的矿物质、维生素及膳食纤维,加上病虫害较少,生产过程中农药使用量少,是一种营养健康的绿色食品。下面具体来介绍:菜用大豆规模化栽培技术方法。
一、主要种植品种
根据市场需求、栽培季节选择适于加工的菜用大豆品种。目前适于慈溪市栽培的主要品种有浙农303、青酥2号、青酥5号、毛豆3号、浙农6号、浙鲜豆8号。
二、茬口安排
菜用大豆采用露地直播或地膜覆盖栽培,一般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最低气温达到10℃左右时播种,6月下旬至7月上旬收获;采用小拱棚栽培,于2月中下旬小拱棚育苗,3月上旬采用小拱棚加地膜覆盖栽培,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获。
三、整地做畦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地下水位低的田块。播种前25~30天深翻耕,根据种植品种和田块肥力水平,结合整地每亩施商品有机肥100~200公斤、三元复合肥(氮-磷-钾为16-8-12)35~40公斤。整地细耙做畦,实行三沟配套,保证田间灌排畅通。如人工采摘,要求畦宽(连沟)1.5~1.8米,其中沟宽30厘米、深25厘米。机械采收,要求地块局部坡度小于5°,畦面净宽1.6米、畦沟宽不超过30厘米,畦沟深不超过20厘米。
四、小拱棚育苗移栽
1.苗床选择:苗床宜选择土壤肥沃、pH值6.5~6.8、光照充足、排灌方便及交通便利的田块。
2.深翻做畦:机械深翻15~20厘米,彻底粉碎大土块,整地要细、匀,畦面宽1.2米、沟宽20厘米。育苗苗床结合翻耕施入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氮-磷-钾为17-17-17)10公斤。
3.播种:播种期为2月20日左右。每亩播种量6.0~7.5公斤,苗床和大田比例为1∶(25~30)。播种前先浇水,以手捏泥土成团,松手土块散开为宜。将种子均匀撒播在畦面上,种子不能重叠,轻踩畦面,使种子与土紧密结合,覆盖2~3厘米厚的细土,再覆一层地膜,膜两侧用泥土压实。
4.搭盖小拱棚:搭小拱棚的小竹竿长2米,每隔70~80厘米插一根小竹竿,小竹竿两端插入土深10~15厘米,呈拱形,然后覆盖0.07毫米厚的薄膜,拱棚两侧的薄膜压入泥土。苗床两端各插一根长约60厘米的小竹竿,薄膜打结固定在小竹竿上。
5.苗期管理:出苗前密闭小拱棚,保温保湿,地温保持在25~30℃;出苗后适当通风降温,幼苗期小拱棚内白天温度18~25℃,夜间10~15℃。待子叶顶土且转为绿色时,及时揭掉地膜。子叶展平后,在小拱棚两侧每隔3~4米横向插入一根2米长的小竹竿,揭起薄膜通风降温,逐步炼苗。
6.移栽定植:当子叶展开、第一片真叶刚显露时及时移栽。选择“冷尾暖头”的晴天定植壮苗。子叶缺失的幼苗不能定植。定植密度根据田块肥力水平和品种特性而定。定植畦两侧各留10~15厘米,每畦种4行。如毛豆3号,定植行距40厘米、穴距30~33厘米,每亩栽种5000~5500穴,每穴3株。
五、直播栽培
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为播种适期。每亩开5000~5500穴,播种深3厘米,每穴播3~4粒种子,不重播、不漏播。建议在播种后出苗前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2500~3000倍液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小粒种子阔叶杂草。播种后覆盖地膜。注意在直播前3天进行小拱棚育苗,按大田播种量的10%培育壮苗,以用于适时补苗。
子叶顶土出苗后及时挑破地膜。当幼苗1~2片真叶展开时定苗,每穴留2~3株健壮苗。及时查苗、补苗,确保全苗。
六、大田管理
1.水分管理:生长前期如遇持续干旱、土壤表面泛白时需及时浇水。菜用大豆从开花结荚期到鼓粒期需要充足的水分,要保持畦面湿润。若遇干旱需进行畦沟灌溉2~3次,以畦面表层土壤含水量80%为宜。
2.追肥:基肥施足且土壤肥力较高的田块,菜用大豆生长期间可不追肥。如果田间植株生长不平衡,叶片颜色偏黄绿色、茎秆较细时,在第一复叶期每亩追施尿素5.0~7.5公斤,初荚期追施尿素15~20公斤,打孔穴施,同时喷施总氮为32%的尿素硝铵液肥1.0~1.5公斤(兑水30公斤)。豆荚鼓粒期可结合防病治虫进行根外追肥,喷施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
3.清除杂草和中耕培土:定植前10~15天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2500~3000倍液化学除草。露地栽培,植株4~5片复叶时,每亩用5%精喹禾灵乳油52.5~67.5克喷雾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在封行前结合除草、施肥进行中耕培土,培土不宜过高过宽,以不超过第一复叶节为宜。
七、收获
在菜用大豆栽培过程中,采收是费力最大、耗时最多的生产环节。如采用人工采摘,劳动力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50%左右。为提高效率,节省成本,大规模种植的,可利用菜用大豆收割机收获,工作效率为每小时采收5~7亩,可连续工作,小到中雨的天气仍可田间作业。豆荚损耗率小于5%,豆荚机械损伤率小于3%。人工采摘一般在豆荚饱满、色泽青绿时收获。如作为速冻加工原料,则应在豆荚八成熟、已鼓粒、豆粒之间的缝隙刚填满时收获。
存入我的阅览
上一篇:茉莉花盆栽养护【库百科农业网】 下一篇:观赏辣椒栽培技术【库百科农业网】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