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病新发现!鱼到处乱游可能是眼球中寄生虫“操控”所致
鱼病新发现!鱼到处乱游可能是眼球中寄生虫“操控”所致
近日,据知名在线网站Bussiness Insider英国版报道,科学家进一步证实,鱼类如果在一段时间里出现失去平衡,在水中无方向乱游的现象很可能是因为眼球中存在寄生虫。这种寄生虫“操控”鱼类的视觉神经,从而影响鱼类行为。
 
研究证明,这是一种复口吸虫属的寄生虫(Diplostomumpseudospathaceum),科学家将其称为“眼吸虫”,鱼类一旦感染往往会影响一生,直到宿主死亡。较早观察到这种寄生虫对鱼类的影响,是在2015年,由莫斯科谢尔维佐夫生态与进化研究所Mikhail Gopko团队发现。不过,他们当时是观察到养殖彩虹鳟在幼鱼阶段一旦感染了眼吸虫会变得不活跃,在水体底部很难被渔网捞到,也很难被人察觉。Gopko当时认为,这是眼吸虫的一种生存策略。
 
鱼眼中的寄生虫
不过根据Gopko团队最新试验,发现真正的问题也许比最开始的发现要严重得多。近期,在新西兰一种野生鱼类中发现大量这种寄生在眼球中的眼吸虫,并且这类被眼吸虫寄生的鱼类会在一段时间内,在水体中无方向性地乱游,并且会露出水面。这一发现引起了实验团队的注意,认为这类寄生虫有可能会在大规模野生或养殖鱼群中传播。                                         
 
于是经过长期调查及对比实验,实验团队得出之所以眼吸虫有可能在鱼群中大范围寄生,这与眼吸虫的繁殖习性有关。眼吸虫虽然在鱼体中生存,但是它们却需要在鸟类肠道的特殊环境下进行繁殖。
 
实验团队将被眼吸虫寄生和没有寄生的等量鱼类混养在一起,并模仿水鸟去捕食它们。结果发现,在有“水鸟”捕食的时候,所有鱼类都会受到惊吓。不过,没有被寄生的鱼类会选择游到水底防止被再次捕食,而被寄生的鱼类则依旧在水面游动。实验团队认为,这证明眼吸虫需要宿主被水鸟捕食,从而进入水鸟肠道中。
 
更多的实验结果显示,眼吸虫会随着虫体不断成熟,选择离开没有利用价值的宿主,从而延续自己的生命周期。当眼吸虫准备开始繁殖时,它们就会“命令”宿主做出自残性的行为,令其在水面停留足够久,以确保自身能够进入到一个合适的繁殖环境中。
 
一旦眼吸虫进入水鸟的肠道,就会开始进行繁殖,繁殖过程包括五个阶段:毛蚴、胞蚴、尾蚴、囊蚴和成虫。成功产出的卵会以特殊的方式藏匿在水鸟面部,并在水鸟捕食时以毛蚴的形式进入水中,寄生在螺体内,之后变为胞蚴离开螺体。胞蚴可以裂变为许多尾蚴,在水中选择合适的机会进入鱼体。尾蚴通过神经系统进入鱼眼球,然后在水晶体中生长一个月,成为囊蚴,最终变为成虫,进入下一轮繁殖。
 
目前,对于为何眼吸虫会有如此特殊的繁衍机制,鱼类学家尚未得出一个确切的定论。
1.来源:农财宝典;
2.作者: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 孙旭东
3.农财宝典水产版微信号:ncbd0000。
上一篇:常见鱼病:烂腮病 下一篇:冬季北方地区养殖鱼类游边的四个处理办法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