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病冬防:“如何预防早春水霉病和烂皮病”
春病冬防:“如何预防早春水霉病和烂皮病”
最近湖州地区,白天平均池塘水温在7.6℃左右,多数黄颡鱼养殖户已经逐渐停止投喂。这个时候,多数养殖户已经做好入冬前池塘管理,包括调水位、肥水、消毒等。停食后,多数客户觉得终于到了一年最轻松的时候,往往疏忽了池塘的管理。这往往是导致开春后黄颡鱼发生“水霉”、“烂皮”的主要原因。
一、停食后池塘里发生了什么?
1、停食后由于受到饥饿、低温的胁迫,20天之内鱼体重快速下降10-20%;之后鱼代谢变慢,慢慢适应低温环境;黄颡鱼为底层鱼类停食后中后期集群趴在池塘底部,造成局部溶氧变低;
2、由于冬季光照弱,停止投喂带来池塘藻类新老交替变慢,尤其到冬季后期容易出现营养元素(氮、磷等)缺失,出现藻类单一、丰度变小,甚至倒藻出现“白水”、“浑水”等;
3、底部溶氧在入冬中后期急剧降到3.0mg/L以下,进一步对越冬黄颡鱼带来胁迫;
4、随着开春温度回升,黄颡鱼开始找食搅动底质,把底部有机物(粪便等)搅起来;有机物分解进一步耗氧,而且大量悬浮有机物吸附早春仅有的营养元素,同时搅动的有机物遮光,加剧了池塘水瘦、倒藻。搅动池底大量虫卵、致病菌也到了水体中。溶氧低、感染寄生虫等导致鱼体质更弱,鱼不适开始往池塘边游蹭身体,身体出现虫咬伤、擦伤继而感染水霉病、烂皮病。
二、停食后池塘处理
1、保障池塘肥力:1-3月每月补肥一次;少量多次原则,连续晴天补氨基酸肥或复合肥+磷肥,每次2斤/亩,4-5天后追肥一次(2斤/亩);
2、底部增氧:每月中旬增氧改底至少一次(不可用强氧化剂),氧化底部耗氧有机质减少池塘“氧债”;建议海联科3202(8亩/包);或海联科粒粒氧(4亩/包);根据存塘量选择改底次数。
3、水位不要超过2m,保持在1.5m左右,2月开始根据池塘情况选择每月加20cm新水,保障藻种。
4、消毒:下地笼定期观察鱼体情况,一旦出现烂皮、水霉,建议以硫醚沙星、水杨酸及时处理。
作者:常州海大生物饲料有限公司工程师 俞军        
上一篇:辣椒常见品种 下一篇:萝卜种植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