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当前位置:主页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贴士:银鲫大红鳃病的症状及防治技术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1-07-25|点击次数:

水产养殖贴士:银鲫大红鳃病的症状及防治技术

 

江苏盐城市盐都区北龙港镇是水产养殖大镇,水产养殖面积4.1万亩,其中主养异育银鲫面积达1万余亩,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产量的不断提高,养殖品种的疾病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今年5月中旬部分养殖户塘口出现了一种新型鱼病—大红鳃病,此病发病猛、传染快、致死率高。镇渔业技术指导员经过近一周的跟踪治疗,使该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现将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发病症状

病鱼鱼体黑,在水面及池塘四周浮游、无力;病死鱼大多体表完好,少数有鳍基、体表出血现象,鱼鳍外缘色浅;鱼的鳃部水肿、出血成鲜红色,故老百姓称之为“大红鳃”;解剖病鱼,腹腔内有淡黄色液体,肠道无食,最明显的症状是肝脏出血,严重的伴有肾脏等内脏器官出血;一般泄殖孔无红肿现象。

二、防治方法

1、以解毒保肝、护肝为主要措施,补充Vc、VK3以提高鱼体自身免疫能力;可在饲料中添加 “肝胆康”和“水产维生素C”等。

2、切忌施用能影响鱼吃料的杀虫药、消毒药。可以全池泼洒“出血康泰”,对大红鳃病治疗效果较好。

3、减少饲料的投喂量(为正常量的1/3-1/2);

4、一般在用药3天后就能控制病鱼的死亡;在用药4—5天后,可适量搭配抗生素类药物,以防细菌感染。

三、注意事项

发生此病切忌一开始就采用抗生素治疗,否则易致病情加重,造成病鱼大量死亡,加大损失;不可换水、使用强氯精。

 

标签: 水产养殖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