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
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
    细菌性败血症也称为细菌性出血病、出血病、出血性腹水病、腹水病等。作为暴发性流行性病,其危害最重、流行最广、周期最长,秧及鱼类品种最多,死亡率最高,患次病的鱼从发现症状到死亡,仅3-5天,短期内会造成大幅度死鱼,甚至绝产,是池塘养殖的恶性病害。
1.预防方法:
彻底清塘,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从而减少淤泥小大量的氧气,定期加注清水,换水及遍洒生石灰,调节水质和改良池塘底质,提供鱼类生长不可缺乏的钙元素,把好鱼种和饲料关,选择优质鱼种和全面的配合饲料,做好鱼体、饲料、工具和食场的各项消毒,疾病流行季节应用药物预防,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再先。
2.治疗方法:
该病一旦发生则周身病变,必须以内服与外用泼洒方式结合进行,单用一种方式,治理不治表,指表则不治里,达不到里表兼治的目的。
外用药物及施用方法:采用百毒清150g/亩.米水体的剂量全池泼洒,每天晴天上午10点左右泼洒一次,连续3天。第一疗程完成后,隔3—4天进行第二疗程,方法与剂量相同。
内服药物与施用方法:采用败血宁与聚维酮碘制剂相结合的方法,败血宁以1%饲料添加,聚维酮碘粉剂0.1%饲料添加,每天投喂2次,连喂3—5天为一疗程,需2个疗程,如果是颗粒料,可以用喷壶将稀释好的药液均匀地泼洒在饲料表面,但不应使饲料潮解,应马上进行人工投喂;如果散料,可将饲料先用药液浸泡,然后扣堆定点投喂。
患细菌性败血症的鱼体,常常有寄生虫寄生,如发现鱼有阵阵狂游症状,在施用上述药物前应先用杀虫先锋15—20ml/亩.米予以杀灭,疗效更加明显。
据观察,经上述方法治疗的细菌性败血症90%以上明显好转,治愈率为60%,30%左右因无法进食,仅表现为体表症状减轻,而内部病变依旧,单独外用或单独内服方法治疗该病,无一痊愈。
 
上一篇:蚕豆不结荚防治措施 下一篇:湖北洪湖地区投喂不规律导致死鱼案例分析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