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眼镜蛇的生活习性和眼镜蛇的形态特征【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眼镜蛇的生活习性和眼镜蛇的形态特征

眼镜蛇的生活习性和眼镜蛇的形态特征【库百科农业网】眼镜蛇别名:

万蛇、过山风、犁头扑、扁头蛇、吹泡蛇、喷气蛇、饭铲头、牛皮蛇、黑乌梢、蚂蚁堆蛇等。

眼镜蛇的形态特征:

身长1-2米。头部椭圆形,当被激怒或受惊吓时,头颈部膨扁;颈背有白色圈纹状似眼镜,故称为眼镜蛇;全身背面黑色或黑褐色,体及尾背常有均匀相间的黄白色细横纹,幼蛇尤为明显;头腹及体前腹面黄白色,颈腹有一黑色宽横纹,在其前方两侧各有一黑色点斑,体中段之后的腹面逐渐呈灰褐色或黑褐色。

眼镜蛇的生活习性:

常喜欢生活在平原、丘陵、山区的灌木丛或竹林里,山坡坟堆、山脚水旁、溪水鱼塘边、田间、住宅附近也常见出现。该蛇食性很广,既吃蛇类、鱼类、蛙类,也食鸟类、蛋类、蝴蝎等。属昼行性蛇类,主要在白天外出活动觅食。

眼镜蛇的生理特点:

眼镜蛇能耐高温,在35-38℃的炎热环境中照样不回避阳光,仍四处活动,但对低温的承受能力较差,冬季都喜集群冬眠,在气温低于9℃时易遭冻死。卵生,5-6月交配,6-8月产卵,每窝产9-18枚。有剧毒,若惹怒了会伤人,为我国的主要毒蛇之一。

眼镜蛇的分布:

广布于安徽、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云南、贵州、四川、台湾、海南等省(区)。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