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蛇养殖技术【库百科农业网】
蕲蛇养殖技术
(一)蛇场的建造
蛇场的建造一般坐北朝南,并向南作一定的倾斜度,以防雨水积聚。围墙要求水泥砖石结构,墙高2.5米左右,墙的内侧必须磨光,以暗为宜,墙角呈弧形,墙基深入地下l—1.5米,水泥灌注。蛇场内建造一些适合蛇栖息的蛇窝,如屉式蛇窝(具体结构参见金钱白花蛇)。蛇窝向南或向东南开口,使蛇可进出活动。蛇场场地还需种植一些不易长高的小灌木供蛇攀爬和荫蔽,并注意经常修剪。场内设有0.3—0.5米深的水池和水沟,有进出口的加网挡板,网孔要小于5毫米,以免幼蛇钻逃。
(二)投饲
蕲蛇为肉食性,一般吃活体或新鲜死体。蛙类、蛇类、鸟类、鼠类、蚯蚓、昆虫、蜥蜴等都是它的食物。人工投饲以活的鼠、蛙、蚯蚓、昆虫为主。投饲次数和投饲量因季节而异,一般春季4月投喂2—3次;5—8月每月投喂3—5次,9—10月每月投喂6—10次,11月投喂5—6次,每次的投喂量至少达到蛇自身体重的三分之一。同时在蛇场内养一些蛙类,便于蛇随时捕捉;也可装黑光灯诱虫给蛇或蛙作饲料。如遇到食料短缺,或过冬前需要饱食,可配合精肉填喂。在蛇的活动期间,水的供应不断。
(三)蕲蛇的繁殖
蕲蛇大多在出蛰后发情逐偶交配,一条雄蛇可与5—8条雌蛇交配,交配时两条蛇紧紧绞缠在一起。交配后,雌雄蛇分开饲养。雌蛇在6—9月产卵,产卵6—29枚。蛇卵呈椭圆形,卵壳质软而坚韧,呈乳白色。雌蛇产卵后常盘状伏于卵上,不吃不动,孵卵24—30天,待孵出小蛇后方离去。
为了提高孵化率,可把母蛇挑开,卵收集置于陶缸内孵化。孵化缸要通气,缸底面铺上泥土,泥十湿度以手握成团、手松则散为度,温度保持在20—25C,湿度保持在50%一70%,孵化28天左右,仔蛇出壳,产出后立即拣出饲养。刚孵出的7—10天内靠卵黄自体营养生活,不投食。10天后投喂蚯蚓、小泽蛙、小水蛇、昆虫等,并保持水的供应。蛇窝内温度宜保持在7—3812(最适温度为22—3012),则幼体重量可望在越冬前达到出生时的2倍,能安全过冬。
母蛇产前产后均要重视护理,供应充足的饲料和水,满足营养,确保健康,否则越冬时易因体弱而死亡。
(四)蕲蛇饲养管理
蛇是变温动物,气温过高过低适应不了,容易造成死亡。所以,在饲养中要重视气温变化,20—30E为蕲蛇的最适宜温度。天气炎热时可以遮荫洒水降温,入冬后,蛇要进入冬眠。在过冬前必须让蛇吃足,以积累足够脂肪供越冬及出蛰时的需要。蕲蛇有聚居过冬的习性,故可以集中在一起越冬。其具体越冬技术及设施请参见白花蛇。
只要过冬前有充分食料,过冬时保持一定的温湿度,使蛇静伏少动,安全过冬是不难的。春暖花开蛇出洞时是养蛇的关键之一,此时蛇体较弱,经不起剧烈活动和寒冷的刺激,要注意使它有充足阳光取暖,恢复代谢,并提供饲料,否则常在初春时死亡。
在饲养过程中,空气湿度的变化,也对蛇的生活有影响。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以保持在50%一70%为宜,同时蛇场蛇窝要经常打扫消毒,清除蛇场内动物尸体及残渣等杂物;发现行动困难、有病的蛇应及时治疗或淘汰。在饲养过程中,要经常查对放养蛇的数量,发现少了,需立即查明原因。如果是蕲蛇逃到场外,应立即捕回或打死,以免伤人。
日常工作中注意安全,防止被蛇咬伤,尤其在蕲蛇交配、产卵、孵化期间毒性更大,更需小心。蛇场器械应放在固定的位置,常年备有蛇伤急救药,一旦被蛇咬伤,可及时治疗。
上一篇:国蜂414配套系【库百科农业网】 下一篇:绣球花养殖注意事项【库百科农业网】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