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蛇毒的组成和功能【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蛇毒的组成和功能

蛇毒是从毒蛇的毒腺内产生的,毒腺位于头部两侧口角的上方,完全被头部的皮肤包围着,从外部看不到。毒蛇的毒腺相当于其他蛇的唾液腺。毒腺实为变态的腺体,里面装满毒液。毒腺的大小及形状随蛇的种类不同而有差异,一般不超过其头长。但有些蛇的毒腺特别长,以致可以扩张到腹腔内。在形状上竹叶青蛇及蝮蛇的毒腺呈扁平的半月形,眼镜蛇类毒腺肥厚为锥状体等。

毒腺为强韧的白色结缔组织,被肌肉包围。毒液1次流完后,大约10~30天才能恢复原来的量。蛇耐饥饿能力很强,捕食1次后可长期不进食也能维持生命。毒液对毒蛇本身有助消化作用。毒蛇的毒液都具有黏稠性,呈弱酸性反应;颜色因种类不同而不同,一般呈黄色或略带绿色,如眼镜蛇的毒液浅黄色,大眼镜蛇和金环蛇的毒液是金黄色,竹叶青蛇毒液是绿色的。大多数毒液无味,惟眼镜蛇的毒液有苦味。毒液相对密度1.04~1.1,其中含水分50%~70%,固体物质30%。

固体物质主要由蛋白质和各种重要的酶组成,其中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还有蛋白酶、蛋白胨、黏蛋白和黏蛋白衍生物,及其他酶、脂肪、细胞碎屑和某些无机盐等。新鲜蛇毒有挥发性,干燥后仍有挥发性。新鲜毒液如与光线或空气直接接触后,很快失去毒性;高温也能破坏毒性,100℃以上高温毒性完全破坏。但如果浓缩的毒液混入等量甘油中,则可长期保存。

若毒液干燥后装在密封的容器里,在低温环境中可保存50年之久,其毒性仍存在,但大大降低。毒蛇的毒液可使多数有感受性的动物中毒,但对毒蛇本身并无毒性。

蛇毒对其他动物的感受性也因动物的种类不同而有差异,通常鱼类、两栖类、鸟类的感受性高,对哺乳类,如鼠、兔及人等也有很高的感受性;但对有些动物无感受性,如对刺猬、猪、象等,所以它们都是蛇的天敌。

马、驴对蛇毒有一定抵抗力。有感受性的动物被蛇咬伤后,毒液经皮下组织进入微血管和淋巴系统,然后经静脉系统回到心脏,瞬间就会起反应,出现中毒症状。毒液首先作用神经系统,然后破坏血液和其他组织,造成中毒,以至于死亡。但进入消化系统不会中毒。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