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养蛇失败原因分析【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0-08-17|点击次数:

养蛇失败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万条以上的养蛇场有数百个,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浙江、江西、云南、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福建等省(区)。像广西的梧州、南宁,福建的武夷山,浙江的天台,江西的景德镇,辽宁的清原,吉林的磐石、集安、辉南,山东的青州、烟台,黑龙江的林口等地的蛇场较大。大部分是模拟生态环境,把蛇类的养殖同园林绿化相结合,已成为今后发展养蛇事业的雏形。

在养殖场学习的朋友也有一小部分会养不成功,其原因很复杂,所以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养蛇这个行当的,他们之所以失败,就是犯了兵家所谓“心浮气躁”的弊病,以为只要养蛇就会迅速暴富,一旦短时间内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就会失去养殖兴趣,随之改行另谋出路。

一些养蛇失败原因分析:

1、养蛇失败的第一要素就是蛇场建设不理,其中包括冬眠场所,蛇园选址,蛇窝设计,温湿度达不到蛇的要求,蛇园防逃措施没有做好等。初养者由于没有扎实的养蛇技术和经验,蛇场建得不合理,其中包括防巡、防盗、水源、食源、密度、采光、温度、湿度及越冬、越夏等方面的设计,不符合人工养蛇的标准和要求。

2、盲目选种。养蛇选品种,要根据区域来决定,如北方寒冷地区就要慎重选择眼镜蛇,五步蛇等,这类蛇对温度特别敏感,稍有不慎就会被冻死,纵然能养殖,也就像南方的柑橘到了北方栽植一样,绝对不会有令人满意的结果。还有就是有些人贪图便宜,收购或捕捉野生蛇养殖,也有人买到被取胆,拔牙,注水,灌沙的蛇,这些都是养殖失败的原因。

大多数养蛇户刚开始不知道该引进什么品种,也不懂得如何辨别蛇种的优与劣。养蛇户应该选择本地区适应的蛇种。所购蛇种应健壮凶猛、大小相宜、没有内伤。本地的蛇种虽理想,但缺点是未经人工驯养,不合群、野性大、难饲养,有时还会拒食。

3、成蛇、半大成蛇一起饲养。混养会造成大蛇吃幼蛇。蛇类一旦养成嗜蛇习性,终生难改。毒蛇与无毒蛇混养,势必会造成蛇吃蛇的现象。绝大多数毒蛇均有嗜蛇习性。另外,多种毒蛇混养,发生毒蛇相互撕咬,有可能改变蛇毒的成分,降低所采毒液的药效。收购部门也会因蛇毒的成分不纯而拒收。

4、不注重蛇体本身与蛇园的消毒工作,导致蛇口腔炎,肺炎寄生虫病等流行,造成大量死亡,导致直接失败。购买回来的蛇种未经消毒或药浴,便直接投入蛇场。特别是由猪舍、鸡舍及兔舍改建而成的蛇场更应在未投蛇种前多次消毒,避免因细菌蔓延而造成蛇群的病害。

5、毒蛇刚引进不足一个月就急于采毒,致使毒蛇拒食,造成非正常的死亡。毒蛇养殖多适合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养蛇户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盲目引进。养殖毒蛇所面临的第二大难题是蛇毒的销路。目前,我国制药行业能大量利用的蛇毒仅东北的白眉蝮蛇一种,多数蛇毒只能依赖出口,国内尚没有可靠的销路。

想养蛇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先学习再养殖,不过现在的养殖业已经没有什么暴利可言,一定要遵循规模求效益,稳打稳赚的思路来创业,心浮气躁,优柔寡断是创业的大忌,你要是没有持之以恒的信念,就不要养蛇了。

目前的养蛇方法仍然属于“暂养”型。一些饲养条件较好的养殖单位,一条蛇从入场到死亡可以暂存2~3年,大部分在1~2年或更短时间内自然死亡或被利用。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蛇类的养殖事业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