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的生活和栖息特点【库百科农业网】
蛇的生活和栖息特点
1.四季栖息特点
蛇和其他两栖类爬行动物一样,都是冷血动物,其体温和周围环境的温度相接近,自身不能产生足够的热量,也不具备完善的体温调节机能来维持恒定体温。
蛇的体温主要决定于环境的温度,并受太阳辐射热的影响,故又称为外温动物或变温动物。由于人们触摸蛇体时有一种冰凉的感觉,于是蛇又被称为“冷血动物”。因此,蛇的栖息特点与气候温度关系很大且有明显季节特点。冬季寒冷,蛇蛰伏于树洞、岩石缝隙或其他动物的洞穴内,不食少动,缓慢地消耗着以脂肪形式贮存于体内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的最低需要,此称为蛇的冬眠。这是蛇适应低温的一种反应。冬眠期间,经常是同种或几种蛇几百条聚集在一处。春季变暖以后,蛇开始出来活动。但是春天气温低时其活动能力、代谢能力都处于较低水平。春夏交接时期,气温不热不冷,蛇活动能力最强。盛夏炎热,蛇非常怕热,躲避在窑洞等阴凉处避暑,或在水中洗澡,还有的蛇将身体缠挂在树上吹风,亦有的蛇躲在沙或土层里以进行夏眠。秋季,外界气温适宜,植物果实成熟,蛇常缠在树干上捕食来采食植物果实的小动物和鸟类。
2.不同天气的栖息特点
蛇不但怕冷怕热,而且也怕风。三至四级风时就很少出洞,五至六级风时,蛇几乎是不出洞的。正在野外觅食、蜕皮的蛇,一旦遇到天气变化或下雨天气,便立即返回原洞穴中躲避。蛇最喜欢在风和日丽的天气出来活动觅食,特别是雨过天晴的时候,草地林间土地湿润,植物翠绿,昆虫繁多,饵食丰富,蛇在野外活动最多。
3.昼夜栖息特点
蛇一般比较胆小,具有昼伏夜行的特点。但蛇多种多样,昼夜活动的习性亦有很大差别。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白天活动的蛇,主要在白天活动觅食,如眼镜蛇、眼镜王蛇等,此类蛇也称为昼行性蛇类,其特点是视网膜的视细胞以大单视锥和双视锥细胞为主,适应白天视物;
第二类是夜晚活动的蛇,主要在夜间外出活动觅食,如银环蛇、金环蛇等,称为夜行性蛇类,其视网膜的视细胞以视杆细胞为主,适应于夜间活动;
第三类是晨昏活动的蛇,这类蛇多在早晨和薄暮时外出活动觅食,如五步蛇、竹叶青、蝮蛇等,其视网膜的视细胞二者兼有。
蛇的视细胞的类型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这是长期演化的结果。但决定蛇昼夜活动规律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气温可以对其规律产生明显的影响,如昼行性的眼镜蛇,虽能耐受40℃的高温,但在盛夏季节也常于傍晚出来活动。光照的强弱对于蛇的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夜行的蛇类在秋季天凉时,日照变短,也常出来晒太阳。
饵料动物对蛇类活动亦有影响,如华东地区蝮蛇多于晚上捕食蛙及鼠类,蛇岛蝮蛇则常于白大在向阳的树枝上等候捕食鸟类,新疆西部蝮蛇也常于白天捕食蜥蜴。沙蟒是夜晚出来活动的蛇,白天基本上躲在隐蔽场所,但幼蛇吃昆虫,上午常见其在外活动。另外,湿度对蛇昼夜活动也有影响,如眼镜蛇多于晴天外出活动,五步蛇、竹叶青、烙铁头等则于阴雨天活动较多。天气闷热的雷阵雨前后或久雨之后骤晴,以及湿度较大的天气,蛇外出活动频繁。蛇类自身一般无做窝打洞的能力,多栖息在鼠洞、岩石缝隙、坟墓、废旧房屋和窑洞之中。
4.栖息特点在养蛇中的应用
鉴于蛇有上述栖息特点,人工养蛇应充分了解和把握,并据此为蛇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才能将蛇养好。其中给蛇提供适宜的生存温度是人工养蛇的最关键的问题。根据薛家驹等人的研究,在湿度为60%一80%,温度为18℃与28℃的条件下,幼蛇的增重与自然状态差别不大,23℃时其生长速度明显高于自然状态,中、成蛇也表现出相同的结果,但中、成蛇没有幼蛇效果明显。另外,根据蛇的活动特点,不同的蛇宜选择不同的时间进行投食饵料。不同的蛇要采用不同的饲养方式和不同的拟态环境。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