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大棚的养殖技术_养殖方法
蚯蚓大棚的养殖技术
随着黄鳝、棘胸蛙(石蛙)等名特水产品养殖的发展,蚯蚓作为诱饵及鲜饵料日趋增多,养殖场配套养殖蚯蚓面积不断扩大,但有些养殖场由于养殖蚯蚓技术没有较好掌握,养殖情况不理想,特别是在没采用遮荫大棚及管理不当的条件下,往往会导致蚯蚓数量锐减,不能保证名特水产品养殖的需要。现将有关蚯蚓大棚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供各地在养殖中参考。
生物学特性
①生活习性。蚯蚓正常活动的温度为5℃―35℃,生长适宜温度为18℃ ―25℃,蚓床基料适宜含水量为30%―50%,适宜的PH值为6―8。7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的“太平二号”也属此品种,一般体长50―90毫米,体宽3―5毫米,成蚓体重0?45―1?12克,体色紫红,但也随饲料、水分、光照的不同体色有深浅变化。此类蚯蚓生长发育快,繁殖率高,易于高密度饲养,单位面积产量高等优点,是人工养殖首选品种。②蚯蚓繁殖。蚯蚓属雌雄同体,但须异体交配才能繁殖,性成熟的蚯蚓(即出现生育环)在交配一周后各自产卵,但产卵频率与湿度、温度等有很大关系。当温度18℃―25℃,湿度30%―50%,通风条件好时,一般3―5天就产卵一粒;当温度高于35℃或低于13℃时,产卵数量明显减少。卵茧孵化适宜温度为18℃―25℃,此时孵化时间短,约20天左右,孵化率高。每个卵茧内一般含幼蚓2―4条,少的1条,多的5―6条,刚孵出的幼蚓细白如线,经40―50天的饲养生长达到性成熟。蚯蚓繁殖的高峰期8个月左右,1―1?5年后开始衰老死亡。
蚯蚓场建造
蚯蚓养殖场址宜选择在畜禽粪便丰富、排水方便、有水源的地方,小规模饲养可充分利用一些空闲的场地。养殖面积大时要安装水管或自动喷水器,另外需建造1―2只贮粪池、蓄水池(或深井)以及堆粪场地。养殖蚯蚓的大棚类似于蔬菜大棚,棚宽一般为5米,棚长30―60米,中间走道0?7米左右,如用翻斗车送料,则宽度为1米。走道填高0?3米左右,两边两条蚓床宽2米,在两条蚓床的外侧开沟以利排水。
粪料发酵
牛粪经5―10天堆放发酵,其间进行1―2次的翻堆混匀就可使用,含水量要求30% ―40%。猪粪需用5%―10%(湿重)碎稻草(或其它草料)均匀混合后堆高1米左右的料堆进行发酵(含水量同牛粪),注意防止堆料太实,7―10天后进行翻堆,继续发酵,一般进行2―3天翻堆后,可使猪粪发酵腐熟,呈松软状,此时就可用作饲养蚯蚓的粪料。粪料的发酵好坏,直接关系到饲养蚯蚓产量的高低,必须重视此项工作。
蚯蚓放养
蚓床做好后,把发酵好的猪牛粪放入蚓床内,料堆放高度20厘米左右,靠中间走道一侧留出20厘米空间留作放养蚓种。放养蚓种前先浇湿蚓床,然后把带有粪料的蚓种侧放在蚓床内的猪牛粪边,至于蚓种放养没有一定的要求。但忌在蚓床上堆满猪牛粪后放蚓种,以免造成蚓种损失。
上一篇:孔雀的饲养管理_养殖方法 下一篇:小尾寒羊节气饲养法_养殖方法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