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养殖常见问题之食性驯化技术介绍_养殖方法
牛蛙养殖常见问题之食性驯化技术介绍
牛蛙属两栖变温动物,由于视觉生理特殊,只能看到活动的东西,因此世世代代只吃活动的饲料,不能吃静止的饲料,这对于饲养繁殖商品牛蛙是个极不利的因素。为了广辟饲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蛙经济效益,必须使牛蛙在人工诱导的情况下,很快改变食性,实现人工驯化,为实行集约养殖打下基础。下面就牛蛙食性驯化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1、场地和牛蛙的选择
牛蛙食性驯化的场地,要求安静、无干扰、无自然饵料;面积不宜过大,一般室外以100平方米左右为好,室内以15平方米左右为宜。驯化场地除用砖砌墙、有防逃和进排水没施外,池底还应用水泥铺成倾斜的底面,使水面有水2~10厘米,饵料不沉底。用作驯化的牛蛙,要求蛙龄小、体壮、规格一致,即最佳生长期的牛蛙。因为小牛蛙比大牛蛙容易驯化;身体强壮、活动能力强、胆子大、人来即散、两眼向上的牛蛙容易驯化。那些体虚有病和处于变态中的牛蛙不能驯化。
2、创造适宜的驯化环境
一般从3个方面创造条件促使牛蛙改变食性。一是隔绝外来自然活食来源。如果时常有自然活食飞来,它情愿挨饿,也不会改变原来的食性,达不到驯化目的。二是进行密集饲养。一般幼蛙驯化,每平方米放蛙100~120只,放50~100克的牛蛙70只。牛蛙密集饲养,抢食积极性高,蛙群在水中吃食跳动,死饵也好像活饵在动,有利于牛蛙的食性驯化。三是适宜的温度。牛蛙吃食死饵,特别是吃食干的配合饲料,要在牛蛙生长的最适温度下进行。因为在最适温度期,牛蛙的吃食量最大,消化率最强,吃食前的饥饿程度最高,吃食器官功能最大,动作最灵活。多年实践证明,牛蛙在18℃以上能很好地吞食活食,在20℃以上时,才能很好地吃食新鲜“死饵”;在24℃以上时,才能很好地吃食干饵和人工配合颗粒饲料。当驯化场地的气温、水温达到适宜的温度时,牛蛙则不成堆,不栖边,均匀地分散在池水中,两眼向上,有时发出啯啯的叫声。有条件的地方应采取保温增温措施。
1、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诱导方法和饲料
(1)利用蝇蛆、蚯蚓的爬动来进行诱导。这种方法简单,效果普遍好。
(2)放些泥鳅、黄鳝在水中让牛蛙捕食时,利用泥鳅、黄鳝在水中运动,造成死饵在运动进行诱导。这种方法常在较大牛蛙食性驯化时使用。
(3)在蛙池的上方滴水到死饵台内,造成死饵运动的假象进行诱导。这种方法虽效果差些,但最为经济。
(4)用人工机械震动死饵进行诱导。这种方法花工多,只在早期使用。
进行牛蛙食性驯化的饲料,要求颗粒的太小与活饵相似,以一口能够吞食为原则。配合饲料要加工成颗粒状,表面光滑,见水不易溶化,含盐、含油不多,没有牛蛙不适应的气味,最好有浮性。如果是沉性饲料,则应投入浅水处,使食物有少许露出水面。
2、驯化方法和操作技术
驯化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食场进行,叫集中驯化法。这种方法因只在饲料台中进行,诱导面积小,多数牛蛙距食远,效果较差。另一种是在全池进行,称为全池驯化法。这种方法因全面进行,需时短,效果好。驯化时的操作技术是:
(1)食性驯化前,要进行5~7天的“四定”投饵、密集池养的集训培育,使之形成习惯。
(2)食性驯化时,投死饵(或干饵)的比例由少到多,逐步增加。一般第一个5~7天,投死饵的数量由10%增加到30%;第二个5~7天投死饵的数量,由30%增加到65%;第三个5~7天,投死饵的数量由65%增加到100%。一般在室外进行驯化,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在室内进行驯化,因温度稳定,环境条件完全改变,则食性驯化较快,只需要10~15天。
进行食性驯化的牛蛙,虽然事先选择了规格一致的牛蛙,但因个体生长存在差异,往往有少数牛蛙不吃死饵,应及时把不吃死饵的牛蛙挑选出来,进行再次驯化。如果是有病或体质瘦弱的牛蛙不吃死饵,则应先进行治病、喂活食,让其康复体壮后再次驯化。
上一篇:苗种白露期间管理方案_养殖方法 下一篇:镇安肉羊饲养量达22万只_养殖方法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
相关推荐
朋友刚看过
热门排行
- 1柯尔鸭是什么鸭子?2021年养柯尔鸭赚钱吗?
- 2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项目,这6个养殖项目,想农村创业的可以试试
- 3野鸡晚上在哪里?几个捕捉野鸡的小技巧_库百科山鸡养殖
- 4梅花鹿的发情鉴定与配种方法_库百科梅花鹿养殖
- 5马的繁殖技术
- 6竹鼠种类图片大全_库百科竹鼠养殖
- 7水貂皮和貂皮的区别_库百科水貂知识_库百科水貂
- 8鸭子要下蛋的前期反应 新鸭下蛋前的征兆
- 9常见蜗牛种类大全 蜗牛的种类大概有多少
- 10地锦草的功效与作用:地锦草治糖尿病是真的吗?
- 11野鸭子是国家保护动物吗_库百科养鸭
- 12水貂好还是貂好_库百科水貂资讯_库百科水貂
- 132021年最新20张大合集来了,看有没有你认识的?
- 14观赏鱼烂尾烂鳍烂鳞用什么药?
- 15穿山甲粉多少钱一克_库百科穿山甲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