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养殖专题 >>

造成牛流涎的病毒性、细菌性和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库百科农业网】

来源:习南之家 |更新时间:2020-08-29|点击次数:

造成牛流涎的病毒性、细菌性和消化道疾病的诊断

闫治军(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江湾乡畜牧中心 166256)

1 病毒性疾病

牛瘟是由牛瘟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牛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厌食、便秘,呼吸和脉搏加快,流泪,眼睑肿胀,流粘性鼻液,口腔黏膜充血、出血、糜烂,流涎。后期病牛腹泻,粪便混有血液、粘液、黏膜等,迅速消瘦,卧地不起,衰竭死亡。牛消化道黏膜炎症和坏死是本病的特征。

牛恶性卡他热由主要发生于黄牛和水牛。本病常呈散发,分为最急性型、消化道型、头眼型和温和型。病牛高热稽留,发生糜烂性口炎、结膜炎,口流带臭味的涎液,角膜混浊,血尿,末期有脑炎与腹泻现象。

水疱性口炎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马、牛、猪易感。牛表现体温升高,食欲降低,舌及口腔黏膜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呈糜烂状,口流大量清亮的粘稠唾液,采食困难,水疱偶尔见于乳头及蹄部。本病病程1~2星期,动物极少死亡。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偶蹄目动物易感性高,一旦发生可迅速蔓延。病牛表现高热,口腔黏膜及舌面出现水疱、糜烂及溃疡,乳头、趾间及蹄冠也有水疱、糜烂。

牛黏膜病由牛腹泻-黏膜病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牛表现体温突然升高,眼、鼻有粘性分泌物,流涎,呼吸困难,鼻、舌、口腔黏膜糜烂,呼气有臭味,水泻,粪带粘液或血液,蹄部皮肤糜烂、跛行,2~3星期后死亡。慢性型表现间歇性腹泻,鼻蹄糜烂,病程可达半年以上。母牛出现繁殖障碍,产病犊。

牛茨城病是由茨城病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夏季蚊虫滋生时多发。牛表现精神沉郁,厌食,反刍停止,结膜充血、水肿,眼流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口、鼻黏膜糜烂、溃疡,口腔流出泡沫样口涎,后期食管麻痹,吞咽困难。有时可见病牛腹部、乳房、外阴等部皮肤的坏死和溃疡,蹄冠皮肤肿胀、糜烂。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所致。病牛表现体温升高,皮肤某些部位奇痒,渐进性衰竭,流涎,呼吸困难,心律不齐,狂暴不安,共济失调,惊厥、死亡。

牛丘疹性口炎由牛丘痊性口炎病毒所致。2岁以内的牛易感性最高,以口腔黏膜增生性、糜烂性或溃疡性变化为主,流涎,采食和咀嚼困难。

牛暂时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奶牛、黄牛、水牛。病牛表现体温升高,心跳加快,腹式呼吸。消化型以胃肠炎为主,病牛腹痛、腹泻,鼻、口流出清亮的液体。呼吸主以气喘为主,病牛呼吸高度困难,口流大量泡沫状液体。瘫痪型以运动障碍为主。神经型呈极度兴奋、痉挛,角弓反张。

2 细菌性疾病

放线杆菌病是由林氏放线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www.613935.com)病牛表现舌体和咽部组织硬肿,流涎,咀嚼困难,头、颈、颌部组织也常出现硬结。

破伤风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后产生外毒素,侵害神经组织所致的人畜共患病。病牛表现双耳竖立,鼻孔开张,瞬膜外露,头颈伸直,牙关紧闭,流涎,腹部紧缩,尾根翘起,四肢强直。

巴氏杆菌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致。最急性型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急性型体温升高,食欲废绝,张口呼吸,肺部听诊有锣音,大量流涎、流泪,有的腹泻。慢性型表现消瘦、咳嗽、腹泻,呼吸困难等。

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增生性李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呈散发。病牛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犊牛多发生败血症,年龄较大的牛则发生脑膜脑炎,头颈一侧性麻痹,有的呈转圈运动,有的因吞咽肌麻痹而大量流涎。妊娠母牛发生流产。

3 消化道疾病

食管炎是食管黏膜及其深层组织的炎性疾病。病牛表现轻度流涎,咽下困难并伴有头颈伸直,严重者不能吞咽,触诊或胃管探诊敏感、疼痛。

食管阻塞是指牛突然停止采食,频频用力吞咽,大量流涎,低头伸颈。牛颈部食管阻塞局部隆起,能触摸到阻塞物,继发瘤胃臌气,张口伸舌,呼吸困难。

瘤胃臌气是因前胃神经反应性降低,收缩力减弱,采食了容易发酵的饲草料,在瘤胃内微生物的作用下,异常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起瘤胃和网胃急剧膨胀的疾病。牛采食不久即发病,腹部迅速膨大,左肷窝明显突起,严重者高过背中线,反刍和嗳气停止,食欲废绝,表现不安,腹壁紧张而有弹性,叩诊呈鼓音。牛呼吸急促,张口呼吸,流涎,黏膜发绀,站立不稳,甚至突然倒地,心跳加快。如果臌气继续加重,动物将因窒息和心跳衰竭而死亡。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看过此文的,还浏览了以下内容